年末,浙江杭师大附属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新年大礼。一座微型博物馆,出现在了孩子们熟悉的校园门厅和连廊空间——它们是来自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多件贝类标本。
这些贝类标本只是浙江自然博物院馆藏的冰山一角。浙江自然博物院院长严洪明告诉记者,该博物院共有贝类标本2万余种,7万余件,目前世界排名前三。“能够展出的贝类标本只有多件,还有不少躺在库房里。”
作为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院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贝类标本,其藏品还涵盖古生物、矿物、岩石、植物和动物等多个方面,总量达27.69万余件。
浙江自然博物院由杭州馆和安吉馆组成。杭州馆有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绿色浙江、狂野之地——肯尼斯·贝林世界野生动物展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展五大展区,以地球及生命诞生与发展的时间为主线,带领公众一探自然之壮美。
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的安吉馆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也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由于安吉距离相对较远,参观者多为参加亲子游、休闲游的游客,因此其规划定位以休闲体验为主,旨在好玩有趣、注重体验。在布展上,安吉馆也与杭州馆的通史布展线索不同,以专题展为特色,由序厅、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自然艺术馆、海洋馆和临特展馆等组成。
在古生物藏品中,与贝类标本同为特色收藏的是蛋化石。浙江自然博物院副院长杨岭介绍,目前该博物院已经收藏蛋化石0枚以上,世界第一。“在这里,参观者能看到世界上唯一一件腹腔含蛋的翼龙骨架和窃蛋龙骨架、腹腔内外各含一枚蛋的窃蛋龙骨架化石,还能看到恐龙骨骼与乌龟蛋、恐龙蛋与蜥蜴保存在一起的标本、两窝蛋重叠保存在一起的标本等许多世界上稀有的蛋化石标本。”
步入杭州馆绿色浙江展厅,一具神态栩栩如生的野生华南虎标本引人注目。尽管已逝去多年,但它依旧保持着咆哮山林的凛凛虎威。
谈及这具标本的来历,杨岭向记者分享了一段故事:年12月,浙江丽水郊区,这只身长近3米、体重达公斤的老虎害人伤畜。为保一方安宁,上级领导研究后决定派解放军和当地居民围捕老虎。经过几天的围追堵截,猛虎最终被一位老猎户用土枪击毙。老虎被打死后,当地山民用绳索、竹杠将其抬到杭州。为使这件珍贵的实物得以长期保存,专业人员连夜动手将其制作成标本。
这很可能是浙江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那时的人们毕竟还没有动物保护意识。而现在,华南虎只能去动物园里看,野生的基本绝迹了。因此这件藏品也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杨岭说。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座大学校,每一件展品都记载着文明发展的足迹。要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不仅需要让参观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这件文物出自什么年代?”“这件文物是真的还是假的?”“这文物值多少钱?”——这是以往参观者关于藏品文物的“老三问”。“现在的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更希望通过形式上的互动提升参观体验,边玩边学。”严洪明表示,针对参观者需求的变化,浙江自然博物院想出了不少“招数”。
恐龙馆中,一具会动会叫的恐龙模型与展台里陈列的化石形成了鲜明对比。只要参观者在模型前晃动手臂,它就会发出叫声,同时眨眼摇尾巴,活灵活现。“这是我们与其他不少博物馆仅仅展出恐龙骨架或者模型的不同之处。”严洪明说,浙江自然博物院不仅会对骨架、模型进行解读,还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模型进行加工。模型长宽高会根据真实恐龙脊椎骨、大腿骨、脚骨等的长度测算,使其身体结构得到1:1还原。同时,浙江自然博物院还有不少互动项目,比如与恐龙比身高。“一个恐龙大腿骨一米七,有的小朋友就会去比较,看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高大”。
恐龙化石如何挖掘,如何修复,不同部位如何安装?博物院在部分展示区域,会借助图画场景、视频播放等形式还原恐龙化石挖掘现场。“有观众看到发掘现场的图像后就会问讲解员,‘为什么现场有挖土机啊,电视里看到文物发掘不都用铲子、扫帚吗?’‘那是因为发掘现场经常是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土地,挖土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恐龙化石,上报相关部门后,研究人员才进行抢救性发掘。’”严洪明介绍,浙江自然博物院展厅设有科学家工作室,把后台工作搬到前端,让参观者直观地体验化石修复过程,与研究人员直接对话互动。“比如一个一个完整的恐龙蛋是怎么呈现出来的。观众以前会觉得这些藏品很神秘,我们就想办法让藏品不再那么神秘,让文物活起来。”杨岭说,通过这种形式,也是希望尽可能把化石从野外走向博物馆展台的全过程展示出来。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