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为深入挖掘和推广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源,培育发展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热点,全面提升内蒙古文化和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提高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在媒体和网络的推广热度,为内蒙古文化和旅游休闲消费提供新指南,主办了“年内蒙古网红打卡地评选”活动,经过前期的海选征集、网络投票、专家推荐等环节,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66个“年内蒙古网红打卡地”,今天小编为您推荐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带你走进世界级的恐龙化石埋藏地,追寻恐龙的足迹,感受它的神奇奥妙!
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祖国正北方的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依傍额仁诺尔盐池,是内蒙古最早载入国际古生物史册的恐龙化石产地,景区内现已建成恐龙科普馆、矿物晶体馆、化石埋藏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以及树化石观览区。它是亚洲地区最早发现恐龙化石和恐龙蛋化石的地区,其发掘面积广泛,化石保存完整,种类多,是研究亚洲地区恐龙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古哺乳动物化石的重要基地。加上公园内的二连盐池和湿地景观,构成了公园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群,其中属世界级的2处、国家级的5处、自治区级的2处。这里面恐龙化石数量之多、种属之齐全实属罕见,除世界各地所有的种属以外,还有很多是本区所特有的种属,它们为晚白垩世亚洲特有的生物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一直为专业的恐龙专家们所瞩目。其中二连巨盗龙化石的发掘,一度风靡全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还入选“世界十大科学发现”和“世界八大化石”。地质公园总规划面积70平方千米,旅游景区占地面积3.6平方千米。年12月,地质公园景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地质公园;年5月,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正式命名为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资源保护类);9月,被评为我国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11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年9月,又成功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年9月,正式挂牌国家地质公园。这个夏天,一起去看恐龙吧!
恐龙科普馆与矿物晶体馆位于地质公园核心区正中,建筑面积平方米。科普馆主要通过多媒体播放和恐龙复原模型展示、化石埋藏展示等手段,对游客讲述恐龙科普知识;矿物晶体馆主要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各地的精品矿物晶体标本。化石原地埋藏馆位于地质公园核心区东南角,建筑面积平方米,该区域恐龙化石富集但暴露、风化严重,建馆的目的就是对即将暴露的化石进行原地保护,并把经过保护处理的化石就地展示。在这座国家地质公园里面,还坐落着全国首家反映驿站文化的博物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二连浩特重要的历史遗迹和口岸因路而兴盛的历史佐证。博物馆建筑面积约平方米,由序厅、驿站文化厅、玉龙栈厅、伊林驿站厅、滂北站厅和草原盐文化厅六部分组成,以“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道(张库大道)——桥(欧亚大陆桥)”历史演化为主线,对古代驿站制度、功能、古驿道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科技进步、商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系统展示,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行贯穿,形成时间和空间的有机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二连浩特历史文明。这个暑期,到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来打卡!到这里来,还能收获“砸彩蛋”般的意外惊喜呢,面积相当于6个标准化足球场的“大手掌印”地景艺术就在紧邻地质公园的西南方向,乘兴而来,也一定让您满意而归。
热情好客、单纯善良的恐龙故里人等你来哦!
来源:二连浩特国家地质公园
责任编辑:张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