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现场北京科技周来了走来场现实版自然博

远古的恐龙化石、繁多的植物标本,以及神秘的原始非洲,奇妙的“自然世界”会与黑夜碰撞出怎样的新鲜感?

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北京科技周活动将于8月23日至29日举行。在此期间,北京自然博物馆将增加为期一周的夜间参观活动,展览时段为17:30-20:30。

据悉,自年首次推出这项活动以来,北京自然博物馆从未中断过,年也是其开办的第十二年。

相较于之前的活动,受疫情影响,本次夜间参观采取线上订票,需要游客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数量上也有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每天仅开放个名额。同时,负一层以及三层的恐龙公园展厅、水生馆、4D影院等部分展区暂停对外开放。进入展馆前,游客们需要扫描出示健康宝并测量体温,合格后方可进入。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疫情之前,博物馆每天人流量可以达到上万人,仅晚间场就能容纳三千名游客,而现在,每天白天开放的预约名额仅有人,夜场开放后,参观时间延长三小时,名额也增加了个。

由于票务系统每天上午11:00更新,可预约三天内门票。得知博物馆开放夜场的消息后,参观者自8月20日开始,就赶紧预约好了首日的门票,据记者观察,当天11点13分时,张的夜场票数量仅剩下多张,此时正在购票的小梦提交订单时,显示“余票不足”,好在有惊无险,再次尝试提交订单后“购票成功”。随后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内,张票全部被抢订一空,甚至有网友反映“比春运抢票还激动”。

23日晚5点半,伴随着零星的细雨,前来参观的游客陆续赶来,经过扫描健康码、测体温、验票、安检等流程后进入展馆内。除了情侣、朋友,由家长带孩子来参观的人群居多。

据工作人员回忆,在去年的“奇妙夜”中,博物馆方请来了乌克兰国家马戏团表演舞蹈、小丑等喜剧节目,还有讲解人员随行讲解,气氛十分火爆,“但是今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为了安全起见,表演和讲解都取消了”。

不过今年,为了丰富夜场活动,增加游客参观的趣味性,同时也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博物馆新增了“答题有礼”环节,这一活动也是夜场与白天不同的地方。

入馆后,游客可以在前台处随机领取一份学习单,每份学习单上的题目都对应着某一特定展馆内的科学知识,包括植物世界、神奇非洲、古哺乳、古爬行等专题。

在展馆内进行游览的同时,游客可以通过对照馆内的讲解和图例回答答卷上的问题。根据答题情况,工作人员将会在出口处送出北京自然博物馆原创的定制礼物。

虽然相比于往年热闹的景象,展区内人流量相对稀少,每个展馆内都分散着不到五十名游客,但大家的兴致不减,有人称,“相对来说,现在的观看体验更好,人流量没那么大”。

“这个是被子植物吗?”“这个答案应该是猛犸象……”展馆内,讨论声随处可闻,几乎在每个开放的展区,都能看到或是贴在玻璃上,或是放在手上填写学习单的身影,他们时而对照着墙面寻找答案,时而讨论着正确率,甚至伴前来的游客通过人手一张来增加“中奖率”。游览活动似乎变成了一次寻宝探险之旅,而谜底就隐藏在那些科普介绍中。

游客王女士是带着孙女一起来的,之前也有在白天来过两三次,但在晚上来看还是第一次。“我还以为夜场会增加一些特别的灯光特效,像是电影《博物馆奇妙夜》那样的”,尽管现场的情况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但她也并没有很失望,“带着孩子出来玩,在屋里呆着也是呆着,还不如出来走走。”

和王女士不一样,邹先生是第一次来到北京自然博物馆,看到网上发布的信息后,他对这次的夜场怀有很大的期待,提前三天就开始抢票了。“我以为晚上会有什么不一样,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拿到了古哺乳动物展馆的题目后,邹先生还是满怀期待在馆里转了四十多分钟,不过最后才找到了一个答案。当看到其他游客都已经填好答卷,领到了奖品,有些心急的他开始向身边的其他游客寻求场外援助。

面对游客们艰难的寻宝之旅,工作人员表示,“答不对也没有关系,重在参与”。

临近八点半,游客们陆续结束参观并将自己的“答卷”交到了负责接收的工作人员手中,结束了这趟别样的“博物馆奇妙之旅”,也收获了一份博物馆自主设计的微缩版展区礼品,“中国恐龙展”立体拼接模型。

据了解,此次夜间参观时间为年8月23-29日(24日周一闭馆),17:30开始验票,19:30停止入馆。本次夜间参观采取线上限量预约,参观前至少提前1天网上预约。预约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