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妈咪
某音上有个擅长成语接龙的2岁小朋友,可以妈妈说出一个字之后连续不断的接成语,而这个孩子现在才两岁六个月。
看到这个小朋友的瞬间,我十分惊讶,忍不住点进主页去看,这个小朋友果然没有让人失望。
妈妈已经更新了三期成语接龙,每次成语接龙,视频时长都超过两分钟,十五六个词。
(一)成竹在胸,孩子接:胸怀磊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天动地-地大物博-博览群书……
(二)一呼百应,孩子接:应有尽有-有言在先-先见之明-明目张胆-胆小如鼠-鼠目寸光……
(三)后继无人,孩子接:人杰地灵-灵机一动-动荡不安-安闲自在-在所不惜-惜字如金,金,孩子接不出来了,这时候妈妈提示孩子,一只脚站立,孩子马上反应过来,金鸡独立!
如果不是看到妈妈给孩子提示的这一幕,我还在怀疑,孩子是不是只是死记硬背下来的,毕竟孩子成语接龙过程中用到的词语,有些并不常见,而且孩子接词的过程中很少用谐音字来接,每个词都接得非常有水平,反应还非常快,比很多大人都接得好。
但是看到妈妈给孩子提示词的意思,孩子成功接住,这说明孩子是理解这每个词的意思的,这种情况下,哪怕这一串的词都是准备好反复背诵的,也说明孩子是理解它们的,这就已经超出了一般而言2岁孩子的水平。
除了发孩子成语接龙的,还有孩子背唐诗的、识字的、认识动植物的视频,可见这位妈妈在孩子的早教上,没少花费功夫。
同样是两岁的孩子,你家孩子还在因为没有买他心仪的玩具而满地打滚,别人家孩子已经可以成语、古诗对答如流了。
但是,我们不是应该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而是应该拿自己跟别人比。
斯坦福大学有一项研究,不同家庭的孩子,在语言技能和词汇量方面的差异非常巨大,而这个差距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成绩。
这并不是故意抬高词汇量的地位,美国另一项研究表明,在4岁之前,不同家庭的孩子掌握的词汇量(词汇量并不仅仅是词汇量,更是知识/认知体系)可以达到的惊人差距,并且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社会阶层的鸿沟。
所以说,决定孩子起跑线的,确实家庭环境,这个家庭环境指的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知识水平。
这个事实其实想想就明白了,孩子身边如果围绕着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词汇,什么吃饭饭,小狗狗,小花花,那么他的词汇量也就无从提高,思维也很难被打开,而学历越高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接触到的词汇量也就越高。
有统计显示,本科学历的,其孩子在三岁前接受到的词汇量为左右;高中学历的,其孩子在三岁前所接受到的词汇量约为左右……
美国芝加哥大学一位教授曾经发起过一个“”词汇项目,目的是帮助不同家庭环境的孩子,飞跃这词汇量的阶层差别,理论基础就是这个调查研究。
那么一个学历没那么高的父母,如何让提高孩子接触得到的词汇量,让孩子飞跃这个鸿沟呢?
你要做好准备,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多输入,多输出
知识在爸爸妈妈嘴里输出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在孩子脑袋里输入的过程,如果父母底子比较差,或者是已经把以前学的东西都忘光了,那就趁这个机会多学习,并且把自己学的东西有机的融合进生活,讲给孩子听。
比如看到一只小狗,以前你可能会说,“看,那儿有只狗狗”,现在你就可以查一查,狗狗都有什么品种,来自哪里,有什么特点,这样你就可以对孩子说,“看,那儿有棕色的阿拉斯加小狗狗,它跟哈士奇长得很像,也是雪橇三傻,但是他不拆家!”
这样一段话,透露出的信息比“这是一只狗狗”要多的多,孩子的词汇量也就在环境学习中不自觉的上升了,都不需要专门背诵,感兴趣的宝宝就会记住,而且还会和以前的知识形成联系,结成知识网络,便于孩子嵌入新的信息。
二、多提问
交流交流,一定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不能光是爸爸妈妈说,那样你们的交流会变得越来越枯燥,容易成为说教。
孩子光输入印象不够深刻,能够让孩子输出出来,他才能更好的记住,这些知识才算成了他自己的。
在看到孩子见过的东西时,爸爸妈妈就可以问孩子,“诶,这个是什么?咱们上次在哪里哪里和爸爸的朋友聚餐的时候是不是吃过?脆脆的,你说很好吃。”
孩子就会回想,哪个餐厅,什么时候,那次都吃了什么,这两个菜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三、分主题,做好总结和归纳
像开头提到的这位妈妈,他和孩子的学习日常,就是有几个主题的,成语,诗词,识字卡,每个主题可以串联起一系列的词汇,自动形成归纳整理,拥有共同的特征,也方便孩子记忆和理解。
另外,爸爸妈妈也可以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入手,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和知识面。
比如孩子喜欢恐龙,那么,恐龙有多少种类,在哪些地方发现过化石,关于恐龙有哪些假说,中国有多少个恐龙博物馆,这些都可以去和孩子交流。
然后还可以由恐龙引出其他的,比如地质学,人类学,植物学等等,找到孩子的兴趣点,让孩子主动去接触,去吸收。
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不仅会提高孩子的词汇量,还会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思维分析能力,还能增进亲子关系。而对父母来说,孩子是给了自己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这对大人的人生,其实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