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来内蒙古看草原的,来到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才知道原来内蒙古还有如此壮美的大森林和大沙漠,我一定要去大兴安岭和大沙漠里看看。”河北游客刘建辉说。
鄂尔多斯市游客王志远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恐龙的故乡”展厅的鹦鹉嘴龙标本展区驻足了很久,“以前只知道二连浩特有恐龙,实在是没有想到,我们鄂尔多斯也发现了这么多恐龙,还有恐龙的足迹,下次要带孩子一起来,让他们也多了解些家乡的自然资源。”
据了解,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自年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者超过万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已成为内蒙古旅游重要打卡地。
向外展示内蒙古的重要“窗口”
走进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十余米高的大型恐龙骨架将游客直接带入到了远古时代。一楼“壮美内蒙古”展厅,小鹿在森林秘境欢快的奔跑,牛羊在辽阔的草原漫步,胡杨在大漠中讲述着“三千年”的铮铮铁骨……;在二楼的“远古内蒙古”展厅,游客可以从远古时代了解到人类和大自然生物链的进化,全息影像让孩子们乐在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处处自然奇观里;三楼的“富饶内蒙古”展厅,各类珍贵的矿产资源,精美绝伦的奇石珍宝,彰显内蒙古大地富饶辽阔。四楼的“绿色内蒙古”展厅,绿色产业发展、蒙医药文化传承内容等彰显了内蒙古绿色发展的理念和生动实践。四楼至六楼的“恐龙的故乡”展厅中的恐龙模型、恐龙化石、全息影像见证了内蒙古与恐龙的“不解之缘”。
“从去年开始,我们把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做为地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的必去景点,目前来看,反响非常好。”内蒙古蒙之缘旅行社负责人张瑞平说,在“草沙成”线路中缺少森林、河湖元素,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可以系统的了解内蒙古森林、草原、水域、沙漠以及矿产、古生物等资源,让外地游客对内蒙古有更加生动的认识。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金山表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涵盖了农、林、牧、水、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产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微缩版的内蒙古自然全景,是生动的展示内蒙古的一个重要“窗口”。
旅游要素独具特色
为强化旅游要素,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深挖自然+科普、自然+研学等旅游产品。
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大自然探索中心,孩子们在讲师的带领下动手挖掘化石、复原化石,当一次小小古生物学家;做一次火山喷发实验,了解火山的类型和岩浆的变形……据了解,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研发动植物主题、古生物主题、岩石与矿物主题、恐龙主题、地球地理主题科普课程。其中,《驼队寻宝》等科普课程获得年全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奖。
据悉,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研发自然+研学旅游产品。目前已授牌二连浩特市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等6家为“自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野外研学目的地框架,推出了内蒙古寻龙之旅、内蒙古自然之旅、探寻内蒙古恐龙足迹、探秘道虎沟生物群等多条自然研学旅游线路。年首次组织亲子研学旅行团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开展了自然研学活动,开发了首批研学旅行配套的研学包。此外,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还推出了“博物馆奇妙夜”夜宿研学活动,以内蒙古恐龙、远古内蒙古为主题,用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科学内容让孩子们获得了深入体验和充实收获。
为了让游客把“博物馆”带回家,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还在旅游文创商品开发制作工作上不断发力。据介绍,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现已完成10类25种1.5万余件文创宣传品的设计与制作,用于宣传纪念及科普互动和志愿者活动的教具、奖品等。同时,-年度文创产品开发项目根据博物馆展览、馆藏标本特色,开发出具有典型元素的草原雕、马鹿、蒙古栎、完美巴彦淖尔龙及萤石形象设计及系列衍生产品,如文具类的书签、笔记本、文件夹、文件袋,生活用品类的冰箱贴、U型枕、胸针,科普活动教具用的化石挖掘包等。
积极融入“大旅游”新格局
从年7月至11月,内蒙古陆续推出万里茶道、大草原、大黄河、大兴安、大沙漠、大冰雪六大主题文化旅游活动,将坚持“文化引领、旅游为民”的宗旨,秉承“创新、开放、精品、共享、融合”的理念,聚焦和集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重点景区、度假区等所在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文旅品牌打造、文旅要素配置、精品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扩大内蒙古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大旅游”框架下,全区各类博物馆正在积极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品质。张金山表示: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常设展中系统的展示了内蒙古的大草原、大森林、大荒漠等自然景观之美,作为对外展示内蒙古的重要“窗口”,应积极融入“旅游圈”。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带动文化交流、商贸合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领域发展的助推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陟宇表示,下一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将着力建设旅游配套设施体系、优质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升级自然+科普、自然+研学等旅游产品,大力研发文创产品,全力构建“党团建设自然主题教育平台、生态文明思想成果展示平台和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平台”三大平台,切实发挥好宣传自然资源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功能,助力内蒙古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任龙)
责任编辑:石毅李国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