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音乐”似乎是伴随着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根据《周礼》记载,远古时期的人民便有着“闻击石声而动,伴击石声而鸣”的生活习惯。而后经过人类族群社会的不断进步,除了维持日常生活之外,智慧的先民们发现生活中不同的敲击能发出不同的声音,而不同声音的组合有的能让人心情愉悦,手舞足蹈,于是便出现了历史上第一种乐器:打击乐。
远古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打击乐是“罄”,先民们将不同大小的石块吊在支架上,以木棒或石棒进行打击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是中国打击乐的原型。远古时期的乐器发展主要是以“石”为主,遵循由不定音到定音的发展。而后随着人类由群居游民的远古生活发展到“广域王权国家”的商周时期,乐器的发展已经非常可观了,种类也随之变得更多。不仅出现了诸如钟、鼓、缶、编钟等定音打击乐器,更是有萧、埙、笙、琴、瑟等定音管弦乐器,古中国的乐器在这个时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升华。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讲的便是如今被称为“只为盛世奏响”的国之重器——编钟。
“钟鸣鼎食”:编钟最早用于宫廷演奏及祭祀活动,民间禁止流传
编钟是中国古代最早一批发明出来的乐器之一,属于钟的一种,兴于夏商,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式的编钟是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依次悬挂于木架上编成的一组或者几组音律不同的乐器。
早在年前的商周时期,宫廷中便出现了最原始的编钟,当时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其音律也较为单一。即便如此,当时的编钟也不是谁都可以演奏,谁都可以欣赏的,只有商周时期的王室贵族平常才有资格这种乐器。除了王室成员日常娱乐之外,遇到大型的祭祀或者庆典活动,官员们才有幸听到这种乐器的旋律。
到了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编钟的构成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和升华,不仅钟的组数增加了不少,也开始有了固定的旋律和乐谱,演奏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这个时期的编钟依然明令禁止民间及官员演奏,而是作为一种等级和权利的象征服务于王室和诸侯。
“钟鼓之乐”:编钟的组成及其发音原理是什么?
自商周时期编钟兴起之后,经过不断地发展改良,到了战国时期,编钟的组成虽然与最初的构成和形态不太一样,但其基本原理和发音方式其实并未发生多大变化。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发掘出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古编钟,这套编钟之大,足以占满一个现代音乐厅的舞台,被称为我国古代编钟之王。
以曾侯乙编钟为例,整套曾侯乙编钟由19个钮钟、45个甬钟以及楚惠王送的一件镈钟一共65件组成,均由青铜铸造,外观精美。整座钟的钟架为童木结构,横梁上饰彩绘花纹,两端以雕刻着浮雕的青铜套包裹。45枚甬钟分五组居于钟架的中、下层,中层钟体较小,音色嘹亮,下层钟体最大,声音浑厚。钮钟19枚分三层悬挂于钟架的最上层,钟体最小,声音清脆。
曾侯乙编钟(整套)
除此之外,编钟的发声原理主要是通过钟的大小不同,敲击后振动产生的音调不同,钟体小的音调高,声音清脆响亮,钟体大的音调低,声音沉闷厚重。整套曾侯乙编钟的总音域达五个八度,略少于现代的钢琴,通过敲击钟的正、侧两面可以奏出升、降两音。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据悉,古代编钟的演奏一般以五名乐工为准,其中三名乐工分别负责以丁形木锤敲击上中两层的“甬钟”和“钮钟”,相互搭配出乐曲的主旋律,另有两名乐师各执大木棒敲击下层的“大甬”,配以和声。
从乐器到装饰物:编钟由盛转衰的没落历程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兴盛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自汉之后,编钟逐渐走向了没落的过程。商周所处的青铜器时代,编钟主要也是由青铜铸造的,但由于其发音不准确,敲击后产生的音效也不太好。为了追求更好的音效,到了西周中期铜器兴盛时,古代的铸钟者(西周时称其为“凫氏”)便以铜锡为原材料铸钟,这种钟的发音效果远比青铜钟要好太多。
西周时期的“戎生编钟”
商周时期的编钟其形状较为简洁,多呈上窄下宽的椭圆形,在其钟顶有便于悬挂的绳孔。根据《周礼》记载,当时还并没有专门收录乐谱的方法,所以商周时期的编钟上除了简单的浮雕之外,大多都在其上刻着演奏的乐谱,以方便乐工的排练和演奏。
春秋时期的青铜龙首编钟
战国末期—秦朝时期,为追求精美的外观,编钟的形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除了由原来上窄下宽的椭圆结构改变为整体为圆形之外,大多数的钟所能发出的声音也由原来的正、侧两种变成了一种。编钟的形状改变了,其声音效果和乐曲也就不同于商周时期,而秦朝对于乐礼的不重视使得很多先民留下的铸钟方法和乐谱失传。
先秦时期的“甬钟”
到了汉朝之后,编钟的铸造工艺较先秦时期更是有了很大的退步,除了在形状结构上更矮更宽之外,也彻底失去了先秦编钟双音的效果,在消音上也不及先秦时期。这个时期的编钟,已经逐渐走向没落,很多工艺手法和演奏方法都已不复存在。
“矮胖”的汉式甬钟
秦汉以后,编钟的铸造技术已经被改的与以前大相径庭,大多只在意编钟的美观性和装饰,对于音律和演奏效果不甚重视,在经历了多年黄金时代后,编钟由盛兴而衰退。
自宋朝至清朝这段时期,由于其他传统乐器的发展和西洋乐器的流入,使得编钟逐渐在宫廷演奏中被淘汰,编钟的铸造技术已经鲜为人知。清代宫廷中的铸钟艺人所铸造的编钟不仅在形状上与传统的编钟相去甚远,在音律上也大不相同。自宋至清这段时期的编钟,更像是皇家宫廷的一种艺术品。
清朝“景泰蓝编钟”
编钟虽然作为一种最古老的的打击乐器,但无论是旋律还是音色都丝毫不输现代乐器,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乐器的原始工艺已经失传,现如今所留的大都是自宋之后各朝各代宫廷艺人改造后传下来的工艺。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曾侯乙战国墓出土之后,中国文化局主持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试制,在年成功复制出全套曾侯乙编钟,复制品不仅在外形构造上与原件相同,在音律效果上也基本契合。在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下,这种制作工艺手法被逐渐还原出来,没有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直到如今,编钟的技术和音律已经受到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