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来拯救你,苏州泥塑手艺苏州

苏州泥塑与潮州浮洋泥塑、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并称我国“四大泥塑”,闻名中外。苏州泥塑可分两类:一类是神佛塑像;另一类为“苏捏”,有“捏相”和“要货”(婴戏泥人)两种。

神佛塑像:苏州甪直保圣寺泥塑罗汉和东山紫金庵南宋重彩泥塑罗汉群塑佛像,可称为典型的苏州神佛泥塑代表作。

保圣寺罗汉彩塑,据传系唐代圣手杨惠之所塑,原有18尊现尚存9尊。东山紫金庵大殿左右两壁16尊泥塑彩绘罗汉像,相传为南宋民间雕塑名家雷潮夫妇的作品。大后壁的关帝、文昌等8尊塑像,为明代末年所增塑,出于泥塑艺人邱弥陀之手。

清未民初,由鲍志云、吴小芳师兄弟所塑的苏州西园寺罗汉堂五百罗汉像,造型生动、坐姿各异特别是在罗汉常两端的过道中分别望有济公和疯僧,二者通遥相对,各具所长。这些经典之作给后人留下了绝妙的泥塑技艺。

“苏捏”是指虎丘泥人,分“扭相”和“耍货”。

“捏相”也称为“塑真”。唐至明清时期,苏州泥人的生产和销售多在虎丘山塘一带。“耍货”是小孩玩物,源于宋代的民间小品。

年,为挖据和继承苏州传统泥人技艺,苏州市工艺美术局四处寻访散落在民间的老艺人,最终找到了两位年近70的孔继顺和范宝珠老艺人,后安排在工艺研究所专做泥捏戏文,不久两位老艺人先后病故,此后又请顾维成、潘声煦两位艺人复制过苏州泥人,但由于长期无人传承,“苏捏”几度面临消亡。

改革开放后,苏州泥塑这一古老的绝技终于在民间艺术家朱文茜等艺人手中“复活”。

现代苏州泥塑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庙宇寺观的大型佛像,如四大金刚佛像、天尊神仙等。另一类为虎丘泥人,一般尺寸为二至七寸,如泥塑戏文、绢制泥人等。

泥塑神佛像的制作的工艺流程:一是钉骨架(所用木材为杉木圆木);二是泥的配制(传统塑像用山泥,加工成粗、中、细三种泥):三是上泥(将配制好的泥,按粗、中细三种泥分别上到骨架上);四是装金(修整、泥坯抄浆漆、包麻布、上漆灰、磨光贴金、罩漆和上彩等)。

虎丘泥人的工艺流程:备料、捏头像、配做身子、捏手足、合身子、干燥、彩绘或配衣饰等。

泥塑用的工具较简单。神佛塑像:竹刀、光砑、糙砑、蚂蟥刀、刮子、印模等。虎丘泥人:木篦、木拍板、小刀、砸泥棒和木钟等。彩绘用具:各种彩绘毛笔、颜料。衣饰用材料:绢、纸、羽、彩丝、线和棉花等。

苏州泥塑以“图案丰富、高雅细腻”而著称,尤其是彩绘泥塑特点鲜明。一是它运用中国绘画与书法的线条作为造型手段,富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与西方雕塑艺术风格迥然不同。二是它的表现技法多种多样,有圆雕、浮雕、悬雕、线刻、彩绘、贴金等是它的色彩对比度、明亮度和饱和度都较高,使人赏心悦目。

六朝时期,苏州佛教兴盛,寺庙林立,遍布各区,堪称“佛地”,由此,苏州的佛道文化发展,孕育了一批“塑佛匠”艺人。如:唐代的杨惠之,宋代的雷潮夫妇、袁遇昌、包祖成和孙成祖,明代的邱弥陀,清代的黄叔元、项天成、项春江、项琴舫、沈顺生和周春奎等。年后有薛顺生、张三冠(张水庆)、刘国样、姜三男、孔继顺和范宝珠等。当今有顾维成、潘声煦、朱文茜、张敏惠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