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上午,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古钟表联合修复室”揭牌仪式在避暑山庄博物馆隆重举行,这不仅意味着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在文物修复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承德文物保护工作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同属宫廷遗址类博物馆、著名的世界文物遗产地,同为清宫最重要的文物收藏胜地。多年来双方在古建保护、展览展示、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始终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故宫博物院拥有目前中国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的文物科技保护机构,是博物馆行业的翘楚,与之相比避暑山庄博物馆在科技保护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目前,避暑山庄博物馆珍藏的清代宫廷瓷器、珐琅、钟表、家具、挂屏、书画等文物件套,17万余件,其文物历史、制作工艺等与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一脉相承。余年过去了,这些馆藏文物普遍存在污垢、破损、缺失等病害,亟待进行保护。
年5月,故宫博物院与承德市避暑山庄博物馆正式签订协议。本着“真诚合作,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物分析与保护、传统修复技艺研究、科研课题申报、人员培训与交流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双方商定先期成立“古钟表联合修复室”,开展合作性修复研究避暑山庄博物馆馆藏钟表,之后逐步开展各项其他文物修复。
选取钟表作为开篇,是因为古钟表是双方文物藏品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种类,是反映明清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盛况的重要遗存。故宫博物院古钟表修护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钟表修复技艺”的唯一传承单位,古钟表修复经验丰富。而历史上避暑山庄收藏钟表数量众多,据目前能查阅到的山庄殿堂陈设清档来看,山庄所藏钟表到嘉庆年间已有多件。由于历史原因,避暑山庄博物馆现珍藏古钟表仅存48座,但具有种类齐全,涵盖面广的特点,其精美程度也始终与故宫一致,质量高,品相好。
年下半年起,故宫博物院古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第四代传人王津、亓昊楠、杨晓晨、刘潇雨等陆续来到避暑山庄博物馆,开始对馆藏钟表开展合作性修复研究,同时为山庄博物馆培养的古钟表修复人才。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4件钟表的保养和修复,7件钟表的保养和修复正在进行;馆藏古钟表学术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正在筹备之中。
西方钟表是16世纪80年代(明代时)从中国南部沿海传入内地的,由于它设计精巧、功能奇特、装饰美观而名贵,一直是奢侈品的代表。明万历二十九年(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两座自鸣钟赠与万历皇帝,开启了中国宫廷收藏、制作钟表的源头。清代避暑山庄陈设的钟表来源有以下几种:一是养心殿造办处下属的“做钟处”专门按照皇帝意愿和要求为山庄定制的御制钟;二是把做钟处原来就做好的钟表调拨到山庄陈设的;第三种是把通过海关或者进献进到宫中的西洋钟表调拨到山庄;第四种就是遇到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庆典活动,把北京宫内殿堂陈设的钟表紧急调配到山庄。由于以上原因,避暑山庄作为清代最大的皇家园林,大量精美的钟表源源不断地涌入,成为数量可观的重要宫廷收藏。
现在避暑山庄博物馆收藏钟表具有中西并蓄,制作精美的特点。从产地观察,国外钟表以英国钟表为主,还有少量的法国钟表。中国制造的有清宫造办处制作的御制钟、广州地方生产的花架钟等,从外壳材质上区分,则有铜镀金、大理石、紫檀木、红木、玻璃、珐琅等不同的质地,琳琅满目;从机械功能上考察,则有普用计时、活动人偶、水法、鸟音、开花等,充满了奇幻和巧思。
在揭牌仪式上,两座于年完成修复的大型钟表也首次亮相。
铜镀金洋人耍狮子自鸣钟
一是铜镀金洋人耍狮子自鸣钟,该自鸣钟通高99.5厘米,底63x48.5厘米。紫檀雕西番莲纹承托底座,钟体分为乐箱、平台、计时器三部分。下部为铜镀金长方形乐箱,正面开光,为一布景舞台,有人物表演,舞台两侧装饰有水法。四角垒石为架,架上托一平台,绿绒铺地,旁有棕榈树两棵,树下分立西洋持鸟人、持鹰人各一,平台正中为一手举系球长杆戏狮的驯兽人,背面一人做拉弓状。驯兽人身后立一高台,分为两层,下层内有玻璃圆轴西洋风景画水法,上层有跑船转动布景。上部为一对大象身驮圆形双面钟盘,装饰宝石,表盘环以花鸟装饰,顶为宝瓶插花,有钥匙两把。钟盘正中为秒针,上方为走时盘,下方左右分设一小表盘。机器启动后,底层和高台内水法旋转,人物活动,船只航行;持鸟、持鹰人也随着转动;戏狮人举杆作戏狮表演,狮头左右摆动。此钟最精妙之处是它的机械部分为两个独立系统,计时系统与表演系统。每当音乐响起则表演开始,一旦音乐停止,所有的表演动作也随之结束。此钟为18世纪伦敦著名钟表师JohnVale(约翰.维尔)所造。
铜镀金龙马吐水洋人打钟
二是铜镀金龙马吐水洋人打钟,亦属18世纪英国制造,通高92厘米,底座58.5x51厘米,重25千克。钟体铜镀金质,由四部分组成:底部为变形花叶四支脚及长方内凹弧形座,内有三个抽屉,以彩色料石花(现已脱落)为屉钮,内可收纳小物件,四角饰以飞龙。第二部分为乐箱,正面绘欧洲田园风景人物,两侧饰水法。第三部分从里到外分三层,中间券口方亭内有缠绕料石花带的一组水法柱;水法柱外圈跪伏四只卧驼,背上骑有手持金盆的西洋少年;最外层正面及两侧各立两位打钟碗奏乐人,四角饰以彩色料石花束。第四部分亭子上为嵌料石表盘,瓶花做顶,四角有驯马人各牵一龙马,龙马口啣水法作吐水状。表盘为四针时盘,有时、分、秒和日历针。机关开动后,下层乐箱内人物、各层水法、顶花转动,营造出瀑布流水等景象,美观有趣。
避暑山庄博物馆现收藏钟表造型与设计复杂新颖,工艺精致、色彩华丽。其中不乏钟表大师考克斯家族、威廉森、巴伯特等人的作品,甚至在英国本土的收藏中也很罕见,异常珍贵。比如钟表展馆里的“铜鎏金山羊表”、“铜鎏金犀牛表”、“铜镀金砗磲玻璃盆景音乐表”都是英国制表大师詹姆斯·考克斯的作品,他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钟表制造商,清代宫廷收藏的英国钟表他制作的钟表为最佳。其他如“铜镀金异兽葵花形玻璃镜表”、里拉琴造型的“嵌白石座自鸣钟”“铜镀金漆地自鸣钟”则是法国制作的钟表。而“铜镀金花架表”则是乾隆时期广州生产的钟表。
避暑山庄钟表作为宫廷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终伴随着避暑山庄修建、扩建的脚步,每当避暑山庄面临重大历史机遇和举办重大庆典活动,总能看到钟表的身影,它以其耀眼的光芒见证了一个个不朽的历史瞬间,并将这一个个瞬间永恒地刻录在历史的年轮里。
(燕都融媒体记者张斌通讯员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