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广东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本照片在网上引起热议,有人在留言本上发出了灵魂质疑:“博物馆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不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怎么了?”(8月5日人民网)
“观众不是上帝吗?”“不该让孩子解放天性吗?”这样的荒唐话语出自家长之口,不得不让人有“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之感慨。博物馆作为一个半开放的公共场所,并非营利性的商业机构,也非可尽情撒欢的游乐场,它以学习、教育为目的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一个与历史、艺术对话,提升修养的公民课堂。家长作为未成年孩童的监护人和第一教育者,若自己本身没有对公共场所的正确定位,缺乏对公共秩序应有的尊重,如何能正确地引导孩子?
博物馆作为典藏、陈列珍稀历史文物的场所,其展品的特殊性也对游客参观的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要带食物入馆,会引起虫蚁滋扰,破坏展品”“不要随意触碰文物,如油画,手指上的油脂会损坏这些文物”……此类规则不只是维护文明有序的参观秩序的需要,更是对历史文物保护的谨慎。文物一旦损毁,岂止是经济上的损失,更是难以弥补的人类文明浩劫。这一点不仅需要家长自身提高意识,更需要家长通过教育传递给孩子。成年人有判断能力,可是孩子正在成长过程中,认知和审美判断能力都是不可靠的,需要引导。一旦孩子的行为有损文明、违反规则,家长就须及时进行引导和批评,自小培养孩子对规则、对文明的敬畏,这本身就是一个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一味以“他还是孩子”“孩子还小”袒护或开脱,一味溺爱和骄纵,看似是给孩子的爱和自由,实则是伤害甚至是毁灭。
不难发现,本次曝光的博物馆不文明现象并非个例。上海玻璃博物馆里一件精美的玻璃翅膀展品被两个孩子用力摇晃折断,一旁的家长非但没制止反而在拍照;北京海淀区博物馆里,一位母亲抱起孩子触摸真皮大象标本;武汉自然博物馆里几百块一只的蝴蝶标本被小朋友砸坏玻璃展盒、撕扯掉翅膀……类似的新闻不绝于耳,每每发生都令人痛心不已,也一次次为我们敲响警钟。“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初生的孩子本是一片白纸,而这张纸上能画出什么样的图案,父母手上的笔起了很大的作用。博物馆礼仪,从娃娃抓起,也要从家长抓起。父母应担起应负的责任,引导、督促、约束孩子的行为,让孩子的天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博物馆里找到合适的安放之处。
文/孔昕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