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让人心碎的一段新闻登上了热搜。
上海玻璃博物馆永久性藏品Arribas梦幻城堡,被两位小朋友在嬉闹中遭到破坏。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玻璃城堡,而是由艺术家兄弟Arribas花费小时打造,城堡内含至少3万个部件嵌套拼接,顶部装饰全部采用24K黄金,整体重量超过60公斤,最高处达厘米。
目前藏品由于熊孩子超过警戒线,撞到展柜底部产生晃动,而遭到破坏,在城堡的一侧,可以看到有几截破损的塔顶散落在一旁,周围还有一些零碎的玻璃残渣。
被破坏的城堡本来完美无瑕,晶莹雪白的玻璃城堡,目前只能以残缺的面貌展示给来访者,太痛心了。
又是一次熊孩子在博物馆打闹引发的惨剧。又由于疫情影响,身在美国的艺术家们无法赶回国内进行修复。不少大V们转发报道,呼吁父母带孩子们参观展品时遵守秩序和规则,做好基础的素质教育。
说到博物馆,英国拥有世界一流藏品和管理的博物馆,全部是免票的。更以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主题广泛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在英国,博物馆不单单是旅游景点,更是当地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文化教育、历史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等等。很多博物馆都专门设有StudyRoom,供成群的学校学生来学习、供老师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每到假期,博物馆里都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但却鲜少出现国内这种破坏展品的事件。这和英国的素质教育有很大关系。英国的精英教育更注重内在的培养,即尊重个体,独立思考,勇于表达。
谦逊有礼的背后
英国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有一点却令人印象至深。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发表看法,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
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
当地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其实有很相似但也许更为积极的说法:希望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要照这样对待别人。
就拿交规来说,为什么可见度良好时不能打开车尾雾灯?别人超车时为什么要把远光灯改成近光灯?开车时如果考虑别人的处境,考虑可能会给别的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危险,也就意味着考虑自己行车的安全。一部英国交规,处处体现着这个并未明说的道理。
对别人真心地尊重,让对方舒服,从而自己舒服,这样的社会能够顺利运转在一个有着共识的基础上。
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
遍布全英各地的世界遗产和英国遗产系列里包罗万象,从古宅、庭院、城堡、花园到教堂;遍布乡镇各地的免费图书馆,以及各种体育活动和场馆……
可以说,只要人们有闲暇和爱好,就可以免费或者花费极少地参与各种文化活动。
每当假期来临,孩子们相约去自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看展览。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知识与小常识,都在博物馆里以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
博物馆除了保存人类的记忆的重要功能,另一功能就是缩短人们对某些自然科学的理解时间。在伦敦乘地铁,你会看到身着反光背心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穿梭在城市里参观博物馆。把课堂搬到博物馆里,是伦敦再寻常不过的场景。
不光是在地铁和博物馆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如果你去伦敦大大小小的美术馆,也总能看见那些穿着背心孩子盘腿坐在地上,在老师的带领下,针对墙上某个著名作品,或听人讲解,或埋头临摹。
这些耳濡目染的文化艺术“小招”还会被用在孩子们日常学习上。英国孩子的作业,经常是跨学科的,比如关于亨利八世的历史作业,最后要画图表,或者做连环图来表达;物理学的串联、并联,最后要做成各种亮灯的建筑,或者机车;数字设计,最后的成品是可控的恐龙或者3D打印的手机壳……除了搜集基本的知识点,学生们需要花更多时间表现这些知识点。
即使没有用在学科学习上,这些点点滴滴的文艺熏陶也丝毫没有被浪费,最直接的表现在孩子看待事物的广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与人的谈吐上,就这几点,一个从小穿梭在各大博物馆的孩子,和一个围着一方书桌转的孩子之间的差别不言自明。
此外,伦敦许许多多的图书馆,可以说是英国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资源。英国在为人们精神层面所建造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机构,可以说是这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随着历史发展,这些机构不仅在教育民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受到这些机构影响的,还有那些正在读书的孩子。不夸张地说,它们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殿堂,这些地方会印在他们成长的记忆中。
不淡泊输赢,但更要享受过程
比起国内不好意思开口谈输赢的教育,相反,英国学校里,“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
但正因为比赛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也有输的时候,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也不时髦。
英国教育普遍认为:分数只是分数,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分数而自豪,但是请永远记住,我们人可以有很多种方式证明自己是卓越的,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一种……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
面对什么是好的教育,是一个难之又难的问题。好在有很多知难而上者,他们挑战难题,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英国的教育在整体上追求卓越,尽力让孩子变成一个有趣有内涵的人,并做一个体魄强健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我们借鉴不同的方案,目的是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很棒的童年和一个丰富而精彩的人生。
图片来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