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欧小健,年出生在川南地区(自贡市)。
我出生时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为逃离这个穷地方,我17岁便离家打工挣钱。为了挣元的月工资,我受尽了委屈、误解,第一次领到血汗钱却被人抢走,但依然对生活抱有希望。之后,我不停选择、不停放弃,历经两次骨折,做过了几乎所有能干的行业,生活却依然没起色,而我却喜欢上了这个过程。
(生活很美好,任何时候都不要辜负了自己)
我们虽然处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但许多人在生活中还是没有更多的选择。也许活着本身就足够伟大了,如果能按照自己的内心生活,那就更加艰难了。
我出生的地方叫自贡,是一个小地级市,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这里恐龙多,盐也多,被誉为“恐龙之乡”、“千年盐都”。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恐龙模型,自贡恐龙博物馆更是世界闻名。自古盐商所在都是富庶之地,这里至今还存留着一口依旧还在产盐的千年古井,从中可以看到往日的辉煌。
与繁华都市相比,自贡乡下的生活显得简陋寒酸。八十年代时,国家市场经济环境还不是很好,再加上受传统农耕文化影响,农村人的思想大多停留在种地上,把土地看得跟命一样重要。可是种出的粮食却只够全家人吃饱,日子都过得很紧巴。
(这是我出生的地方,晚上也经常梦到它)
爸妈总共生了两个孩子,而且都是儿子,我是老二。那时候,每当爸爸与乡邻坐在一起,聊到开了多少荒地、打了多少粮食时,嘴角一直都是上扬的。在他心里,两个儿子不仅可以传宗接代,将来还都是壮劳力,不由得感觉日子特别有奔头。
在我印象中,爸妈一直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来没有出去上过班,顶多就是在家周边打零工或养一些家禽、蔬菜到县城换点钱补贴家用。
那时候,交通特别不方便,家里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如果要去县城卖菜,只能头一天下午把菜摘回来,然后第二天凌晨四点就出门,走七八公里山路,才能坐车去县城。虽然很辛苦,但对农村人来讲,只要能挣到钱,这都算不得什么。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形容我特别贴切,尽管当时我还小,但爸妈从来就不娇惯我。他们认为男子汉就应该早点学会干农活,将来容易找到媳妇,分家后可以多打粮食养家。
(只有吃苦耐劳才能在这里扎根)
通常天不亮,我就跟爸妈起床,在夏天的时候,先到地里干活,十点左右再回家吃饭、喂鸡、喂猪......下午三点左右再上山拔草、收粮食......天黑后才能回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总有干不完的农活。
跟庄稼地打交道久了,我慢慢学会了忍耐,变得吃苦耐劳,时间久了,我渐渐意识到,只有多使力气才能生活得更好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想法越发坚定,深深地刻在我的骨子里。
生活虽然不易,但我的童年并不缺少乐趣。那时候,由于爸妈把所有心思用在了庄稼地上,无暇顾及我,我基本处于被放养状态,天性从没被压制过。
在空闲时间,我经常跟伙伴们下河摸螃蟹、抓知了,最喜欢的是到河里洗澡,但每次都会被爸妈暴揍一顿。反复多次之后,在我无拘无束的性格中,有了些许敬畏,终于懂得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正在点烟的是我的父亲,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庄稼地)
那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心里通透,想笑就笑,想哭就哭,难过的时候,只需一块糖就能被满足。
本来我可以按照爸妈早已给安排好的路,开荒种地,娶妻生子,不管愿不愿意,一直这样走下去。但历史潮流却是一直向前的,不允许一成不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