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报
文丨中国劳动保障报记者周凌云
今年是钟平工作的第19年。
19年前的钟平大概不会想到,自己会从一名电气工程师成为一名教师,更不会想到自己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年,钟平在该校自动化系自动化专业毕业。年,已经是“全国技术能手”的他毅然选择回母校任教。随后,作为主教练,他带领学生参加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并斩获工业4.0项目金牌。
化作春泥更护花
钟平成长于工厂和车间,在他的设计下,一条生产线的运转、一个车间的运作可谓是轻而易举。但多年带学生发现的问题始终让他难以释怀。
以最基本的控制工艺而言,控制电机是工厂生产线运转最基础的操作。新招聘的毕业生却只能控制电机的启动,面对电机的速度、生产节拍、安全控制要求手足无措,即便名校毕业生亦是如此。
“现在我能把一个车间、一条生产线调好,我的个人技术也可以得到提升。但如果回校任教,我能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教给学生们,让他们的就业路更加宽广。”怀揣这样的信念,当得到回校任教的机会时,他毫不犹豫放弃企业高薪,成为工程实训中心的一名教师。
已经是晚上10点多,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电气班的学生们依然在工程实训中心热火朝天地讨论着项目下一步该如何推进。
钟平开设实际工厂项目课程3年来,这样的场景时有发生。
报价、采购、设计图纸、编写程序、总装、调试……他选取工厂项目的某些实际环节作为课程教学内容,让学生们自主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会控制工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班的学生们发现,真正做项目远比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要复杂得多--要设计好图纸,必须先完成总体规划;编写程序时,一台机器的控制和一百台机器的控制完全不同;安装调试过程中,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都涌现出来……原本下午4点下课的课程,因为沉浸在项目中,不知不觉已经是晚上。
看着学生们投入的样子,钟平很欣慰。更让他开心的是,今年毕业的学生欣喜地告诉他:“钟老师,我在工厂实习,工作内容跟您的实际工厂项目课程几乎完全一样!师傅们都夸我表现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他看来,把自己当年做项目慢慢摸索出来的经验直接教给学生,让他们不再重复自己走过的弯路,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事情。
桃李芬芳满天下
年12月,广州,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赛场上风云激荡。
看到贺涛涛和李云鹏最终夺得工业4.0项目金牌,钟平紧张的心情终于得以放松。
在将近一年的备赛时间里,作为主教练,钟平没有丝毫懈怠。
集训授课、研究比赛设备和技术文件、制定培训计划、编写训练任务书、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及时从旁指导……凡是学生们训练的时候,他的身影总是默默伴随。
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比赛做准备。
“学生们训练完成后,晚上11点、12点还经常能看见他一个人在写训练总结,分析比赛要求,制定后续的训练安排。”钟平的同事感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共同努力之下,他带领的学生贺涛涛和李云鹏最终击败众多实力强劲的选手获得金牌,他们的对手不乏来自名校的学生。
回想比赛,贺涛涛和李云鹏觉得最惊险的是变频器参数障碍。因为电机的电流、电压值等参数需要和变频器相匹配,一旦参数异常就会导致电机堵转,此时选手们需要从头调整参数。很多参赛选手因为没有遇见过这一问题而手忙脚乱,但两位学生却游刃有余,迅速解决参数障碍。
从容不迫的背后是日常训练中钟平的严格要求。由于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参数异常问题经常出现,所以在集训过程中他要求所有选手学会参数调整方法,并对所有参数做到心中有数。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提起钟老师,贺涛涛充满感谢。在他看来,因为钟老师认真负责的指导,自己才能取得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更加坚定:新时代下,每个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成才之路,技能强国大有可为。
干一行钻一行
看着学生们热血奋斗、全神贯注备赛的样子,钟平也心潮澎湃,时常会回想起自己在车间奋斗钻研的日子。
提起车间,钟平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广西柳州汽车公司的生产线设计项目。
按照柳州汽车厂生产需求,一条生产线需要混线生产3种不同车型的汽车。与单线生产不同,混线生产时信号和逻辑会相互干扰。因此,设计、调试过程都极为复杂。且由于项目紧急,只有大约1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更困难的是,因为白天需要机械测试结构,要想调试设备只能晚上进行。
正逢7月盛夏,酷暑难耐,车间里也没有空调。经常到凌晨2、3点钟,钟平还抱着笔记本电脑在设备之间不停奔波,查看设备运转情况。
和许多人设想的自动化控制不同,设计和编写程序并不是只需坐在电脑前就能完成。要想利用电控系统整体驱动设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需要时刻注意设备变化,检查参数和机械配合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更是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