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爷爷的故事今日沧州

中科技术让白癜风患者早绽笑容 https://m-mip.39.net/m/mipso_8600300.html
本报记者董芳辰本报通讯员朱林林牛邡摄影报道这是葫芦的世界,酒壶、茶台、摆件、茶叶罐、钟表、牙签筒……全是用葫芦做的。“现在我要打磨这个壶体和壶口的接口处,这活儿要心细,不能着急。”日前,笔者见到张卫东时,他正免费教几个孩子做葫芦茶壶。高14毫米、宽12毫米的葫芦茶壶在他手里变得异常“听话”,壶体、壶嘴、壶把、壶盖,每一处经他手工打磨,都变得光泽圆润。再经过他巧妙镶嵌,每一个接茬处都变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张卫东给孩子们传授技艺“葫芦娃”挤满屋子学徒、下海经商、驾校教练,张卫东的身份很多。40年来,他唯一没有改变的身份,就是葫芦手艺人。63岁的张卫东是东光县东光镇东北营村人,1米85的个子,身材魁梧,眉毛浓黑,戴着一副度的老花镜。他双手粗大,十根手指短粗。可就是这看似笨拙的双手,却做出了令人惊异的精美工艺葫芦。走进张卫东家,满院子的葫芦藤架映入眼帘。葫芦藤上挂满了葫芦,几十个葫芦在微风中来回晃动。张卫东说,这些葫芦可是他的宝贝。顺着葫芦藤往里走,就进到了平房的外间,还没等迈进里间屋子,成箱的葫芦就映入眼帘。在卧室的北墙下,十多个一米长的纸箱子里装满了各种葫芦。顺着箱子往上看,墙上更是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异形葫芦。正对着北面墙有一张床,是张卫东平时休息用的,床上也堆满了一些尺寸小的葫芦。这些葫芦都是张卫东费尽心思,从各地淘换来的。床尾处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是各种工具,钻头、锉刀、砂纸、刻刀、锯子、砂轮、吸尘器……全是用来制作葫芦的。张卫东说,40年前,他在某工厂当钳工,看过一位师傅制作葫芦工艺,他从那时就迷上了制作葫芦,这一喜欢就是40年。每天晚上,他从驾校下班回来,都要在这间屋子里做活儿。他和这些“葫芦娃”度过了40年的光阴,人们笑称他为“葫芦爷爷”。“大运河葫芦工艺是东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是第三代传承人。做这活儿讲技巧还耗工夫比耐心,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学了。”张卫东说起来有些遗憾。异形南瓜壶精巧的迷你茶壶说着话,张卫东在一个老式立橱里掏出了7个宝贝,他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挨个放到了工作台上。这是7个高约14毫米、宽约12毫米的葫芦茶壶。壶盖、壶嘴、壶身、壶把一应俱全,壶把上有装饰筒珠,筒珠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壶嘴、壶盖、壶把都是用红木制作的,壶盖上嵌进去一颗红色的珠子,壶盖边沿还镶进了一个金属圈。这小小的茶壶,拿在手里轻巧又精致。但这样一把小茶壶,制作起来却相当耗费精力。那段日子,每天晚上七点钟,张卫东吃过饭就坐在工作台前用功。挑葫芦,是第一道工序。张卫东把几个葫芦并排放在一块,进行挑选。葫芦必须大小一致。迷你茶壶贵在迷你,整个茶壶高只有14毫米,壶嘴和壶把的尺寸仅仅只有几毫米。葫芦镶嵌工艺本身最拼技艺,需要格外细致。几毫米的壶嘴嵌进几毫米的壶身,要严丝合缝才行。张卫东手指粗壮,葫芦太小,不能用机器,每次制作起来他都得小心翼翼,拿着14厘米的锉子一毫米一毫米的在葫芦上锉磨。手工打磨不是最难的,最难的要数给壶嘴掏空。直径两毫米的壶嘴,还要把内里掏空,这活并不好做。张卫东用一只手的手指甲盖捏着壶嘴,另一只手拿着一根极细的钻头,戴上度的老花镜,一坐就是两小时。先是径直入钻,钻到两毫米的位置时,就得拐弯往斜上方使劲。这个时候张卫东更加小心翼翼,稍微不注意轻重,钻头就会直接钻漏葫芦,前面的工作就功亏一篑了。“如果钻漏了,壶嘴浪费了不说,壶身也废了。每个葫芦茶壶留出来的接口大小不一,壶身配壶嘴,一丝一毫差不得。”张卫东说。过完这道关,在壶嘴口上还得再做一个弧度,让壶嘴和壶体平行,并保持一个优美的曲线。这7个茶壶成了张卫东的珍藏,轻易不肯示人。稀有异形南瓜壶张卫东做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壶。倒流壶、井栏壶、西施壶、贵妃壶、龙凤壶、龙蛋壶等,名目繁多。张卫东没事的时候就看《紫砂图谱》,没有一款壶是他做不出来的。在众多葫芦茶壶里,让人一眼难忘的是南瓜造型的葫芦茶壶。壶体呈南瓜造型,壶把和壶嘴则是由红木镶嵌其中,高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南瓜茶壶可遇而不可求,这种异形葫芦,能遇见完全靠缘分。”张卫东说。南瓜葫芦得来不容易,它需要在葫芦生长的过程中,拿绳子一点一点绑出这种造型。为了买这种异形葫芦,张卫东跑山东、山西,得到的精品少之又少。每得到一个异形葫芦,张卫东都如获至宝,左看右看,临睡觉前都会捧着看上半天。取材、打样、镶嵌、打磨成形……这种异形葫芦,葫体不规则,不圆不扁不方,要想做到各个部位无缝对接,必须要有精湛的技艺才行。他用铅笔在南瓜壶上来回勾勒,在脑海里不断地构思镶嵌手法,没有灵感了,他就倒上一杯茶,慢慢地品,慢慢地想。怎样在凸起的面上开口?怎样做到百分之百对接精准?每一步都不能出差错。制作葫芦壶时,除了开料的时候使用机器,剩下的全都是纯手工打造。他先用线锯锯掉多余的材料,然后用刻刀在勾勒的地方下刀,一毫米一毫米地打磨……仅这个小小的镶嵌口,就需要数小时。“你使劲拔一下,看看壶嘴嵌得结实不结实。”张卫东说。笔者用力分离壶嘴和壶体,两者镶嵌得很结实,竟然丝毫没有松动之处。“这就是传统镶嵌手艺,全程不采用任何胶。”张卫东笑着说。直播传艺义务教徒张卫东用葫芦做壶完全靠的是兴趣。他说,他的传统葫芦镶嵌工艺,属于大运河文化的一部分,他要把这项工艺发扬光大。每逢听到哪里举办葫芦节,他都背上葫芦去展示。北京、山东、河南、天津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的葫芦也很受人们欢迎,有时刚一到展台,就有买家宣称“包圆”了。年疫情期间,张卫东在快手平台上开了直播,他在直播中展示手艺,很快吸引了一批粉丝。“刚开始,我开直播是想和各地的葫芦艺人切磋技艺,没想到许多人愿意跟我学,我就免费教他们做葫芦。”张卫东笑着说。宁夏的王成东年轻时跑运输,出了车祸高位截瘫,也离婚了。王成东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他在快手平台上看到张卫东的直播,一下子被迷住了,说什么也要跟张卫东学。张卫东爽快地答应了,将自己的技艺倾囊相授。现在王成东依靠葫芦镶嵌手艺,每天都有几百块钱的收入,正在读大学的女儿也不愁学费了。除了传授技艺,张卫东有时候还会给王成东做一些难度较大的葫芦茶壶,做好后再快递给王成东,让王成东拿去卖钱。王成东心存感激,每次都想给张卫东转钱,都被张卫东拒绝了。今年暑假,邻居们把几个孩子送到他这里来,跟着他学习。张卫东乐呵呵地带起了“徒弟”。“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都是不收费的。谁看上了我的作品谁就拿走,实在过意不去,就请我喝顿酒。”张卫东笑着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