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混血美人”,在我国南方被称为“烧青”,在北方则被称为“烧蓝”。
一如深闺梦里人,她五十余年不曾离开紫禁城半步,是庶人不得一见的皇家御用品。
这就是绚丽多彩的“画珐琅”。
画珐琅是众多珐琅工艺中的一种,珐琅工艺的诞生可追溯到数十世纪以前的拜占庭帝国,到17-19世纪末,画珐琅被大量运用在钟表表盘及装饰艺术品上。18世纪以后,画珐琅工艺才开始在中国流行。
珐琅通常由不同比例的矿物质混合,如硅、铅、硼砂、长石或石英等元素,再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制成。后经高温烧制,颜色经久不褪,正因如此珐琅成为珠宝界永恒的明星!
工艺与技法
珐琅工艺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根据胎体制作工艺和施釉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光珐琅和画珐琅等。
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又称为嵌丝珐琅。将金属丝弯曲成图案轮廓,焊接于金属胎体上,形成空穴,填入釉料,经烧制、磨光、镀金等一系列工序制做而成。名列“燕京八绝”的景泰蓝工艺就是一种以铜为胎的掐丝珐琅。
錾胎珐琅錾胎珐琅,又称剔花珐琅。与掐丝珐琅不同的是,金属胎体上的纹样轮廓线是以錾刻形式呈现,在凹陷处直接填充珐琅料,经焙烧、磨光而成。
透光珐琅透光珐琅,也称透明珐琅、镂空珐琅,始于14世纪的法国,是以透空框格为图案轮廓,以云母或铜片为托片,填入珐琅料,烧制后去除托片而成。
画珐琅,又称“洋瓷”,是先于铜胎上施以白色或不透明的珐琅釉,入窑烧结后,使其表面平滑,再以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绘饰图案烧结而成。由于各色釉料间不再分隔,为防止串色,需要将相邻色釉烧制后再上一层釉色以防串色,连续多次。画珐琅需要珐琅师具有极高的绘画技艺与珐琅调色、烧制技巧,成品有着较强的立体感,又称“珐琅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珐琅这一融合了智慧与文化的工艺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古今中外的制作工艺、装饰形式、审美观念等都在这其中得以体现。如今,珐琅首饰更是融合了更多当代人对于生活和美的感悟。
珐琅工艺在元代撒下种子,在明清时期走向繁荣。在千载悠悠的文化变迁中沉淀下独有的魅力,相信,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贵金属珐琅工艺还会不断延伸、发展,以其温柔的色彩,描述着新一代的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