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已植入每台车的DNA

2月7日,农历虎年第一个工作日。早上8点刚过,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金康动力)车间内,工人们已经忙碌起来。

金康动力是重庆小康工业集团(下称小康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电池、电机和电控设备的子公司,主营产品包括高性能电池系统、电驱系统、增程系统等。

“今年,金康动力将研发出一款具有全球领先技术的高压电驱产品,并实现量产,因此大家都在争分夺秒抢抓进度。”金康动力技术委员会委员陈明昌告诉记者。

最近5年来,小康集团每年都会将超过销售收入10%的资金投入到高端新能源汽车研发领域,通过在中美两地建立研发中心同步研发,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行业最先进的纯电驱智能增程技术平台,并汇聚了一批行业领先技术及人才资源。

陈明昌正是小康集团引进的电机工艺研发专家。目前由他带领的金康动力研发团队开发的高压电驱产品,已经完成高压永磁电机及高压感应电机的样机试验。

“高压电驱产品可以让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的时间,比现在的产品再缩短一半左右。”陈明昌介绍,今年内金康动力的高压电驱产品实现量产后,将成为“重庆造”新能源汽车的“拳头产品”,进一步增添市场竞争力。

正是通过研发赋能,让小康集团去年推出的两款新能源汽车,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和问界M5,一经亮相即广受市场好评。特别是在去年底发布的问界M5,不仅具有金康赛力斯领先的纯电驱智能增程技术平台,还启用了华为的鸿蒙生态,具备多个方面的行业领先性,仅上市几天就接到超过台车的订单量。目前,这款新车正在金康重庆工厂生产,计划本月底陆续交付使用。

“金康通过与华为开展深度融合,解决了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制造的不少‘痛点’。”金康动力负责人介绍,比如,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机转子主要材料多采用铜质,但铜质转子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会增加车身重量,若采用重量较轻的铝质作为主要材料,虽然可以降低成本和重量,但又存在着散热不足的问题。

面对这一“卡脖子”环节,金康通过与华为开展协同合作,在研发过程中充分运用智能化工艺,不仅生产出了铝质转子,还有效解决了散热的问题。

“可以说,通过智能化技术为生产研发赋能,已植入每一台金康新能源汽车的DNA中。”小康集团负责人表示。

在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PACK车间等多条生产线上,共有超过台智能机器人,实现了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比如在冲压车间,通过全自动冲压生产设备,具备防尘降噪、自动化装箱、一键换模等行业领先技术,其工艺和质量都达到世界一流,特别是全封闭高速同步机械冲压线,只需5秒钟就可以冲压完成一个部件。”该工厂负责人介绍。

在这座智能化工厂里,传统的人工装箱和叉车转运已经被淘汰——机器人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自动抓取放到在物料框中,再由物流配送小车自动转运,真正实现无人化生产及配送。

智能网联方面,这座智能工厂也完全部署到位——工厂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其产品、设备、生产线等制造工艺,以及研发设计、物流配送等生产系统均实现了数据和信息双向打通。

小康集团称,与金康赛力斯两江智能工厂具有同样标准的,位于沙坪坝区的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计划在今年三季度投产,届时更多“重庆造”新能源汽车将从这两座智能工厂“诞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