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八成编钟江夏造关于编钟的那些事儿都

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 http://www.xxzywj.com/

编钟是盛行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宫廷乐器。随着历史朝代更迭,秦汉以后编钟的铸造工艺渐渐退化、失传。

年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惊艳了全世界,也让当代人第一次领略了年前国宝的风采。为了重现这古老的中华雅乐,20世纪80年代,国家决定仿制曾侯乙编钟,让沉寂千年的编钟在当代舞台上复活。

外人不为所知的是,在武汉市江夏大桥新区就有一家国有企业——武汉工控艺术制造有限公司专长编钟复、研制工作,其工艺水平全国领先。其中,全国市场上八成的编钟都由该公司制造完成。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该公司,详细了解编钟制造的那些事儿。

一口编钟制作需要20多道工艺

从年开始,我国考古、音乐、机械等方面的众多专家就开始研究复刻“曾侯乙编钟”。首次复制耗资百万,历时五年才最后成功。

“当时,我们公司就与湖北省博物馆等多家单位通力合作,参与复制了曾侯乙65件套编钟。”昨日,该公司艺术品事业部部长陈世辉介绍,公司前身为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至今已有60年历史。“这些年来,我们公司复制、仿制曾侯乙65件套编钟及研发的其他系列编钟已有百余套,产品远销全世界,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磨山楚天台、武汉音乐学院等场所演奏的编钟,都是我们公司参与复制的。”陈世辉自豪地说道。

精雕编钟蜡模

昨日,在位于江夏大桥新区的厂房内,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以传统的方式生产古老的编钟乐器,一口编钟制作完成需要20多道工艺。“细心游客在省博参观曾侯乙编钟时会发现,出土编钟上很多刻纹,细密精致,像头发丝那么细。现在科技水平这么发达,也很难达到一模一样精细程度,古人的制作工艺水平真是高超。”当日,负责翻模工序多40年的老匠人李成功告诉记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套像原版一样精致的编钟。

陈世辉介绍,如今虽然科技发达,工艺制作水平高,但制作一套编钟的工序仍十分复杂。首先要用电脑将原始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成图,然后用蜡和硅胶等定型材料进行雕模、制模、翻模,最后再进行青铜浇铸,全部成型后,想要编钟发出准确的声音,还要进行定音、打磨等工艺流程。而这套流程也与记载中古代制作编钟的“陶范法”十分相似:“我们复制编钟,也是传承两千多年前的工匠精神。”陈世辉说。

复制编钟最关键的因素是调音

现场工匠介绍,编钟用青铜浇铸,大的重达数百斤,小的也有数十斤,一组套几十件,做起来费时费力。33件套的编钟组件做起来要3个多月时间,而65件套的曾侯乙编钟制作一套“起码要半年”。

模型撒沙结壳

“复制编钟做得形似并不难,最难,也是最决定成败的是调音。”陈世辉介绍,编钟调音是通过打磨编钟内壁的形状、薄厚来实现的。看起来朴厚沉重的编钟体,其实是一个制作上精妙的共鸣腔。编钟腔体上的各个部位与乐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准、音色、余音的延时长度等多项指标错综交织,共存于编钟内壁中。

“作为舞台演出乐器,编钟对音的要求极高。这最后的打磨,没有什么现代科学仪器够帮得上忙,既要保证音准又要不失编钟特有的清越悠扬的音色,这细微分寸的拿捏全在调音师砂轮下的毫厘之间。”陈世辉介绍,打磨过程中,先要调整好钟体姿态,调音师拿着砂轮机,磨一阵,用机器测量一下,再磨一阵,再用机器测量,直到磨出符合标准的乐音。

打磨编钟内壁

陈世辉告诉记者,制作编钟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关键,稍微有一点疏忽,都意味着这只编钟要废弃。特别是曾侯乙编钟,在几千年前就实现了“一钟双音”的伟大创举,这种复制对编钟材质的配方、钟体大小、钟壁厚薄与音高要求严格比例才能实现,对打磨功夫要求极高。

“虽然已经仿制编钟做了几十年,但如今每套编钟做下来都要返工好几个。一套编钟由几十个钟组成,任何一个钟的内壁厚薄粗细不一样,发出的声音都会有差异。每一口钟都要彼此相呼应产生和谐的共鸣,这样才是一套完整的编钟。”陈世辉介绍,虽然现在仿制编钟已有标准流程,但制作工艺、编钟模具还是要“与时俱进”,“我们要根据需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增加地方特色,比如西安鼓楼的秦王钟、郑州的郑公编钟,都是根据当地出土的编钟、青铜打击乐器等进行地域化仿制,满足不同地域客户的需求。”

华夏正音走近寻常百姓的身边

该公司董事长苑松介绍,他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朝代出土的编钟,成功复制、仿制了西安秦王钟、西周晋侯苏钟,宋代大晟钟、清朝金编钟等系列编钟,特别是曾侯乙编钟与中华和钟的成功复、研制,代表了当今编钟复、研制的最高水平。

“从年开始,公司的前身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便投入到编钟复研制的工作中。当时工艺技术水平还很落后,研究过程异常艰难。当时还没有光谱仪,为了得到编钟的成分,只能将编钟上的一些浮渣带回来研究,经过反复试验,才找到了编钟的青铜配方”。陈世辉介绍,年,经过多家单位通力合作,成功复制了年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65件套编钟。年香港回归庆典时,在世界著名指挥家谭盾先生的指挥下,这套编钟奏响了“天·地·人”交响曲。该套编钟已成为国家二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敲击编钟听音

该公司的另一个代表作,就是参与了中华和钟的研制。“当时,为了迎接新千年的到来,以中国古代各种样式的编钟为原型进行设计,年11月制作完成的青铜编钟,成为太庙馆藏文物,于年1月1日鸣响。”陈世辉回忆说。

中华和钟架三层共个。上层34个钮钟,代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香港、澳门;中层56个甬钟代表我国56个民族;下层18个镈钟,中间16个代表中华民族的16个历史时期,两侧两个象征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重达公斤的中央镈钟上,镌刻着“中华和钟,万年永保”的鎏金铭文。“中华和钟音域宽广,既可和多种民族乐器配合,又可接轨大型管弦乐队,是世界上最大的舞台演奏双音编钟。”陈世辉介绍说。

记者了解到,编钟的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国内的文博单位、高等学府、旅游景点以及专业乐团等。近年来,美国、中国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少买家专门定制编钟用于演出或展出。

“古代,编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只为帝王诸侯奏响。”陈世辉介绍,如今随着仿制的编钟越来越多的走进市场,编钟也走近了寻常百姓的身边,当代百姓也能聆听到清扬优雅的华夏正音。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忠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