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认知历史
编辑丨认知历史
前言
在古代,金银是一种非常贵重的材料,人们常常将金银镶嵌于器物上作为装饰,使之熠熠生辉。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金银就已被广泛应用于制作首饰、器皿等器物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金银作为一种贵重金属也逐渐应用于更多领域。在汉代,金银在首饰、器皿上的应用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汉代金银制品在继承汉代金银器传统风格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创新,在装饰、造型及工艺上均有新发展,制作技术上也有一定突破。汉代金银器的发展和金银制品的普及对我国古代金银器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和文化财富。
汉代以前金银器概述
金银自人类发现其用途以来,就与人类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成为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金银不仅是财富的象征,还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象征和寄托。
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史前时期已发现大量金银器,其出现时间最早可追溯到距今约4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如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人面纹壶”、浙江余杭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四鸟纹玉佩”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石器时代金银器制作已趋于成熟,其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商周时期是金银器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主要特征是使用金属工具进行生产,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如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工具柄及日常生活用具等。
商周时期的金银器多用于装饰器物表面、增加器物美观度,也用于祭祀或战争活动中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主要特征是青铜与金银完美结合,各种类型的金银器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时期金银制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数量巨大,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良好。
汉代以前金银器发展至汉代已经出现了飞跃性发展。这一时期金银器开始走向成熟和繁荣。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发展历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的金银器不仅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在制作工艺、造型设计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金银器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金银制品数量多、种类丰富且制作水平极高,尤其是在西汉王朝建立后,金银器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汉代金银器概述
汉代金银器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西汉早期(公元前~公元25年):此时的金银器以其独特的形制和高超的制作工艺为世人所瞩目,出现了一批极为精美的金器、银器和玉制器皿,其代表有汉金如意、汉金项链、汉金腰带等。
这一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主要以手工工艺为主,主要以焊接、镶嵌为主,少数采用钻孔。但由于材料本身具有较强韧性,焊接与镶嵌也获得了发展。
西汉中期(公元前~公元25年):这一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基本承袭了西汉前期的特点,但在造型上则更为多样化,器形多为圆盘形、圈足形、长管形等,并出现了大量的金银器装饰纹样。同时,金银首饰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西汉晚期(公元25~公元前年):这一时期金银器的制作工艺水平达到了高峰,此时金银器的形制已不局限于圆形盘和圈足形、长管形等,而且出现了大量的镶嵌技法和纹样装饰,形成了与西汉前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以金银片镶嵌出各种花纹图案,如凤鸟纹、动物纹、几何纹等。
东汉早期(公元25~公元年):这一时期的金银器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并出现了一些新技法。在造型方面,出现了圆盘形、圈足形和长管形等多种样式;在装饰方面,采用了大量的金银片镶嵌、镶嵌技法以及各种纹饰来进行装饰。
在制作工艺上,使用了鎏金技术。同时出现了大量具有浓厚汉代风格和特色的金银首饰。
汉代金银器形制研究
在汉代,金银作为装饰材料在器物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形制主要有盘、盒、碗、壶、杯等。
盘是最早出现的金银器物,其形制多为圆形,也有椭圆形、多角形等,盘表面多施以简单纹饰。盘主要用于盛放食物,是日常饮食用具之一,分为内盘式和外盘式两种。
外盘式较常见,内盘式器外有盖。内盘式有内盘式和外盘式之分,外盘式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内盘为椭圆形或多角形。内盘式器常以单件器物的形式出现,多见于墓葬出土。
外盘式的纹饰较为简洁,通常饰以莲瓣、卷叶、忍冬、花瓣等纹样。外盘式一般有单件器物和组合器物之分,其中组合器物主要有盒、盖、座等,盒的形式较为多样。
盒是放置食物和器具的器物,通常呈椭圆形或多角形。盒的造型较为简单,盒盖上多饰有花瓣纹和卷叶纹等装饰。盖为圆形或半圆形,也有半圆形盖与碗组合而成的盖碗。盖内一般放置有器物的模型或印模。盖内表面有时会有纹饰或印模。
杯的器型较为简单,器壁较薄且缺乏弧度,杯口多呈扁平状或圆形。杯的数量较多,常见为一人用杯和一人用盏合制而成的双耳杯、三耳杯、四耳杯等。
壶是饮酒后用来放置酒具或器皿的器物。壶一般呈球形或椭圆体,表面常饰有流云纹或变形莲瓣纹等装饰图案。壶一般呈扁平状或半球形,少数为多角形。壶在汉代十分流行,不仅作为饮酒器具使用,还经常用于盛放食物和水等物品。
汉代金银器造型和纹样
汉代金银器的造型多以圆珠状、菱花形为主,其形态多为饱满圆润的球形或菱花形,个别器物也有部分扁形。这些圆珠状、菱花形金银器往往被装饰于器物表面,装饰效果十分华丽,如汉代金缕玉衣头饰、玉剑饰、玉带钩等。
此外,一些器物的纹饰也采用了圆形或菱形的构图方式。汉代金银器造型方面的另一个特点是造型与纹饰相结合,即通过对器物的外形进行抽象处理,然后在其表面装饰纹饰,以达到“形”与“意”相统一的效果。
汉代金银器纹样种类繁多,常见的纹样有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云气纹、鸟兽纹等。这些纹样通常是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形象生动逼真。另外,由于金银属贵金属,在使用中也会采用特殊工艺使其更显奢华。
例如汉代金银器杯中常见的“龙凤呈祥”纹就是将金银与动物相结合而成的纹样。这种纹样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如龙和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两者结合就具有吉祥如意、事事顺利的美好寓意。
动物纹在汉代金银器上运用十分广泛。动物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常见于青铜器上。动物纹往往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在汉代金银器中,动物纹十分常见,并在不同器物上有不同表现方式。
汉代银壶中常见的动物纹有云气纹和鸟兽纹环饰两种形式。云气纹是汉代银壶中最具特色的纹样之一,一般以云气图为基本形态。
云气纹有各种表现形式,其中一种是在器表出现多层云气叠压之状,或采用浅浮雕方式表现云气纹;另一种则是用细线勾勒出云气轮廓或将云气纹与其他装饰纹样相结合。
汉代的金银器工艺
汉代金银制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铸造、焊接和镶嵌。在铸造方面,汉代金银器铸造主要是采用失蜡法,也就是在金属的表面涂上蜡,再把金银加热融化后浇注于金属的表面,使之形成一层薄膜,冷却后即可成型。
这种方法能够使金银熔化得更均匀,从而使器物更加精美。焊接方面,汉代金银器的焊接多采用点焊或减地焊接工艺,也就是将金银的一部分熔化后施加压力使其连接起来。这种方法能使金银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制成精致的器物。
汉代金银器的镶嵌工艺主要有錾花、刻纹、填漆和鎏金等多种。錾花是先在器物表面刻出纹饰图案,再将金银融化后浇铸在花纹图案上,然后在锤击、錾刻后将金属凝固在纹饰之上。
刻纹是先用细线将金银片连接起来,再用锋利的工具将其凿出痕迹。填漆是先涂上一层漆,再将器物表面磨平、打光,最后涂上一层漆。鎏金则是在器物表面撒上一层金粉末,然后加热使金粉末熔化、凝固而成。
浮雕是用凸起线条将图案浮雕表现出来的一种装饰方法。汉代浮雕所用的线条都非常细窄,以直线为主,辅以少量曲线和折线。浮雕在汉代金银器上的应用并不多见,但在一些小器物上却可以发现其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小器物需要与大面积的纹饰相配合使用,因此在设计上需要有一定难度。而且由于这些小器物本身体量较小(如小件首饰),所以可以不考虑图案与纹饰之间的关系而单独进行雕刻。
此外,一些小器物的形制较小,例如在一件银质簪子上,簪头仅有三厘米左右长,但却可以表现出各种纹饰。
这些小器物虽然体量较小,但由于其特殊的形态,所以在造型、纹样和工艺上都有独特之处,对研究汉代金银器的工艺、装饰及审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观点
在汉代,金银作为贵重金属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器物上,如金银首饰、首饰盒、手杖等,金银器皿如金酒杯、金酒器、银杯、银盘等也常在生活中使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其地位和用途也逐渐发生改变。
汉代金银器主要集中在墓葬中使用,墓主人身份不同,所使用的器物种类和数量也有差异。从墓葬等级来看,汉代墓葬等级较高,随葬器物多为墓主人生前所用之物,如金杯、金盘、金梳、金腰带等。
从随葬器物来看,汉代墓葬中随葬金银器数量较多且种类丰富,主要有金酒杯、金酒器、银杯等。汉代金银器的发展也对后世金银制品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褚馨.晋汉时期的金玉带扣.东南文化,。
2、党超.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韩伟.中国金银器概述.北京:科学出版社,。
4、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
5、李禹阶.秦汉社会控制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