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会见中,达·芬奇还向莫罗谈了他在军事工程以及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建议。达·芬奇见莫罗听得津津有味,非常舒心,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位知音。树挪死,人挪活,达·芬奇选择到米兰发展,看来这一步是走对了。也许在这里,在这位有见识的公爵的帮助下,他的一切美好愿望都将实现。想到这些,达·芬奇心花怒放。
没过多久,他就在莫罗划给他的那块土地上建起了宽敞的房子,还在花园的深处设了一个小小的科学实验室。后来,由于那个“伟大的巨物”实在太大,这个地方不够用,莫罗又在城堡里划出一块地方作为雕塑工场。一切准备工作就绪,达·芬奇开始创作他的“伟大的巨物”了。他夜以继日地忙活了好几个月,不知用木炭画了多少草图,才确定了比较满意的方案:在一匹神态安详、蓄势待发的马脊背上,骑着骄傲的胜利者。
这座纪念碑只有一匹马、一个人。对于运动中的马,达·芬奇过去不知画过多少遍,但为了设计这个草图,他又不知画了多少幅形态各异的马——卧马、奔马、单脚跃起的马、纵身一跃的马等。达·芬奇反复琢磨斯福查,这个当年的佣兵队长,既英勇善战,又很有策略;既是一个敢于冒险的莽汉,又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如何把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刻画出来,他花了不少心血,又画了一堆数不清的草图。
达·芬奇是一个工作狂。他对生活没什么需求,可以不要任何娱乐与休息,可以在饮食方面维持最低的水准,甚至可以舍弃一般人都需要的爱情和婚姻。他一生吃素,认为吃自然界的活物是一种暴行。至于爱情和婚姻,他早已和艺术“结了婚”,父亲的婚姻告诉他,那都是些转瞬即逝的东西,如果选择不当,反而自找烦恼,与其那样,还不如没有;唯有艺术,才能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