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收音机达人30年收藏500台期待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444090780511423&wfr=spider&for=pc

“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我听见远方下课钟声响起……”当歌曲《小幸运》的旋律从20世纪70年代出产的美国珍妮斯收音机里流淌出来时,听者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时隔近半个世纪,这台收音机能“穿越时空”与我们相遇,得益于思明区筼筜街道官任社区居民庄建法对收音机收藏的那份挚爱。30多年来,他收藏了多台收音机。今天,晨报记者带您走进他的收音机世界。

买第一台收音机花了18元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以及收音机被称为“三转一响”,是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庄建法与收音机结缘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年,庄建法的表哥送来一台收音机,庄建法爱不释手。“当时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庄建法回忆。也正是此时,他下定决心要买一台属于自己的收音机。

上高中的时候,庄建法在商店里看中了一台香港组装的三洋收音机,售价18元。昂贵的价格让庄建法犹豫了许久。“先后去店里三次,售货员都不耐烦了。最后一次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买了下来。”买下这台收音机,让庄建法兴奋得夜不能寐,他一直开着听,越听越喜欢。

即便是多年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庄建法还是对收音机情有独钟。每天夜里,收音机的声音伴他入眠;第二天早上,又陪他醒来。

30多年藏品已达余台

因为这份热爱,庄建法走上了收音机收藏的道路。30多年来,他收藏的收音机已有多台,遍布家中的各个角落。

谈起这些收音机,庄建法如数家珍:“最贵的一台(收音机)花了我元,最便宜的只要5元钱;年代最久远的是伪满洲国时期的,最新的就是现当代的;体积最大的像麻将桌一般大,最小的就跟蓝牙耳机一样,可以塞进耳朵里……”

庄建法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上前打开一台精致的收音机。它的外观由银白与黑色搭配而成,设计漂亮、做工扎实、用料考究,看上去颇有年代感,却又仿佛正用它锃亮的机身向外界宣告着它曾经的时髦与新潮。“这是20年前淘到的,最贵的一台,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产的。”庄建法轻轻地打开收音机,慢慢地拉出天线,小心翼翼地拨动着调频,声音缓缓流出。

随后,庄建法又打开一台带着电视屏的收音机。据他介绍,这款收音机约产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0年前,他将其收入囊中。“在那个年代,家里有一部电视机就很不错了,这样精致的收音机更值得收藏。”

在庄建法看来,收音机不只是电器,更是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它们的做工、材质、仪器精密度等都让人感叹。

常逛旧货市场

还在网上“淘宝”

五六年前,庄建法对于收音机的收藏可以用“狂热”来形容,他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淘宝”,一周买进好多台收音机。只要出差,他就一定要到当地的旧货市场去逛一逛,看看是否有中意的宝贝。有一次去北京出差,为了一台收音机,庄建法打车到一个专门卖收音机的地方,光是往返路费就花了元。“但拿到它(收音机)的时候觉得一切都值了!”在厦门,庄建法是古玩市场的常客,许多店铺的老板都认识他。只要有“好货”,老板们就会第一时间通知他。

因为见的收音机多,如今的庄建法成了收音机收藏行家。只要一眼,他就能看出收音机生产的年代。

希望厦门建

收音机博物馆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收音机逐渐淡出了大家的生活。收听电台节目、听音乐,都有了更加便捷的替代方式。不过,这些都不曾影响庄建法对收音机的一腔热情。

“收音机带来的乐趣是无法取代的,有了收音机感觉永远都不会寂寞。”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神秘感是庄建法喜爱收音机的原因之一。

自从开始收藏收音机以来,庄建法的藏品越来越多。几年前,他索性将一些藏品搬到漳州的家里。只要有时间,他每周都会去漳州看看这些宝贝,让它们发发声。

电器类的东西许久不使用难免会发生故障,这是庄建法最担心的事。“这些收音机有的年代久远,机子里线路很多,如果不经常通电很容易坏。”看到有些收音机坏了,而自己却无力修复,庄建法十分心痛。

谈及这些收音机的未来,庄建法说:“一切都是缘分。这些收音机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我有缘得到它们,相信有人和我一样喜欢它们。”他希望,有朝一日厦门能建一座收音机博物馆,让更多人欣赏到他收藏的这些宝贝。(海西晨报见习记者张鑫惠记者陈佩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