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印外形像金鱼丨古蔺发现白垩纪肉食性恐龙

今天

曾发现了世界上首例恐龙琥珀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

发布微博公布了他们团队

一个关于古蔺恐龙的可爱发现

7月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恐龙足迹研究团队宣布,他们与美国科罗卡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教授、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叶勇等学者合作,在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发现了一批保存良好的恐龙足迹,为实雷龙足迹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

学者是如何发现这批恐龙足迹的?

事情还要追溯到年

年发现恐龙足迹

年7月9日,古蔺县黄荆镇原林村组织村民对山洪过后的金鱼溪河道进行清理。清理工作中,村民林永平在溪沟里发现一块被大水冲翻的石板,石头表面有4个大小均匀的脚印,每个脚印之间间隔约50厘米。

脚印外形就像是一条条小金鱼在水里畅游。金鱼溪的村民相信,这些足迹就是这条溪流之所以叫金鱼溪的缘由。

邢立达根据发现的印迹初步判断,这两组脚印分别是实雷龙足迹和蜥脚类恐龙足迹。

年8月25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带领团队来到金鱼溪调查发现,金鱼溪足迹点至少分布了4条蜥脚类行迹,2条兽脚类行迹,以及4个孤立足迹。

↑实雷龙

↑蜥脚类恐龙

实雷龙足迹的一个新种

金鱼溪足迹点最重要的发现是记录了实雷龙足迹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野比氏实雷龙足迹。

这些实雷龙足迹酷似水泡金鱼,但实际上,所谓“金鱼”的眼睛和头部其实是兽脚类的足跟印痕,而游动的鱼尾则是三趾趾痕。这个发现再次证明,恐龙足迹参与了中国诸多民间传说的形成。

野比氏实雷龙足迹是一种重要的兽脚类足迹形态型,这是目前中国兽脚类足迹中唯一一个与侏罗纪的实雷龙足迹模式种具有相似之处的种。

造迹者可能是异特龙科或鲨齿龙科恐龙

据估算,野比氏实雷龙足迹的造迹者速度为3.89km/h,体长约4米。四川盆地下白垩统中几乎无兽脚类恐龙的骨骼化石,但根据中国西部早白垩世时期的化石记录推断,其造迹者可能是中等体型的异特龙科或鲨齿龙科恐龙。

金鱼溪足迹点剩下的兽脚类足迹还包括

趾垫已无法辨认的两个孤立的小型三趾型足迹,可能是幻迹;

一个保存较好、爪痕尖锐的孤立足迹,与下白垩统夹关组中常见的实雷龙足迹类似;

形似恐爪龙足迹的足迹,但因保存太差、证据不足而无法有效分类;

还有一道保存较差的行迹,仅能辨识出兽脚类足迹的特征,同样无法有效分类。

足迹点的蜥脚类足迹大小不一、保存不完整,除新暴露的一条行迹保存最好外,其他都发生了严重风化,足迹总体形态上与雷龙型足迹相似,这与夹关组以前产出的蜥脚类足迹一致。

雷龙足迹的造迹者一直被认为是巨龙形类。据测算,造迹者速度为1.4km/h–2.12km/h。

野比氏实雷龙足迹是首个可靠的白垩纪实雷龙足迹种,也是少有的经过仔细研究后才被命名的新遗迹种。

它在中国西南地区下白垩统的出现,证明存在一个成功演化的兽脚类恐龙分支——与巨齿龙足迹、张北足迹、窄足龙足迹和其他类型足迹的造迹者共存,可能有助于未来更好地了解实雷龙和实雷龙型足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形态变化。

-END-

泸州日报记者肖婷

照片由受访者邢立达提供

来源:泸州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