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至今仍

#错金银工艺#错金银是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是用两种金属不同的金银光泽显现器物上的花纹,达到美化器物的作用,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至今已流传了多年,而且现在仍在使用。

早在先秦时代,贵族们便用金银来镶嵌青铜器物,此种装饰工艺通称为“金银错”,又称“错金银”。错金银工艺包括“镶嵌”和“错”两种技术,“镶”是把东西嵌进去或是在外围加边,“嵌”是把东西镶在空隙里,“错”即用厝(错)石加以磨错使之光平,其工艺可谓精密细致,丝丝入微。

其制作工艺流程是:先在青铜器表面预铸出浅凹凸的图案、铭文、纹饰或字形所需的凹槽,再用硬度较大的工具錾刻浅槽,然后在浅槽内嵌入极细极薄的金银丝、片,用厝(错)石磨错,使嵌入的金银丝、片与铜器表面相平滑,锤打牢固后,再用蜡石将其打磨光滑,最后在器表用木炭加清水进一步打磨,使器表更加光彩熠熠。被“错金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的表面,金银与青铜的不同光泽相映相托,将其图案与铭文衬透得格外华美典雅、光彩照人。

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头营乡坪乐村战国秦长城遗址中出土的错银铜镦(图1),就是一种青铜质错银器物件,高6.9厘米,直径2.7厘米,整体呈细腰筒形,平底,上端有銎可以装入戈、戟的木柄。铜镦制作工艺十分精巧,周身和底部用细小的银片和银丝镶嵌,然后锉平;全身整幅图案构成规整的卷云纹和曲线纹,线条流畅简洁,图案迤逦多姿。由于青铜和金银几种金属的自然色泽不同,从而显现出银光灿灿、绚丽夺目的花纹。这个铜镦虽然在地下埋藏了几千年,但外观上至今仍完整如新,流光溢彩,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罕工艺品,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在收藏于宁夏博物馆。

汉代的手工艺发展迅速,水平更加提高,制作更为精细。年,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古城乡汉墓葬,出土一件青铜铸成的错金银铜羊。铜羊全长8厘米,高5.5厘米,重克,属国家一级文物,也被收藏在宁夏博物馆。该铜羊四肢紧缩作卧地回首状,羊脖弯曲回首似张望样,双目凝视,表情祥和,形态逼真。

铜羊通体使用传统的错金银工艺;从鼻梁过脊至尾端纵贯一条金线,身体两侧用细如发丝的金银线镶嵌呈立体感极强的卷曲毛状图案,铜羊整体金光银彩交互辉映、花纹纤细,做工精良、生趣盎然。错金银工艺制作难度极大,工艺要求极精准,图案线条要流畅,丝条粗细要一致,开槽深浅要准确,否则金银丝无法嵌入,即使勉强嵌入也不牢固。尤其是金片金丝像组合的图案纹饰繁密,弧线集中的图案开槽精度要求更严格,制作难度更大。

因为金银错工艺的金银丝全部是打、压嵌入器物表面,不能使用任何粘贴剂,所以,既要图案线条流畅,又要开槽精度准确、镶嵌平整、对丝无痕,加工制作难度可想而知。错金银铜羊的工艺显示出汉代工匠巧夺天工的镶嵌技艺和制作水平,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