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艺斯钟表纽约春季拍卖《TheNewYorkWatchAuction:EIGHT》将于美东时间6月10至11日在总部公园大道42号举行。本场拍卖呈现逾10件卓越珍罕的时计,由RogerSmith一举成名且独一无二的“怀表2号”黄金万年历陀飞轮怀表领衔,该旷世巨作奠定了二十一世纪英国制表业复兴的重要基石。
制表业里程碑
RogerSmith
“怀表2号”黄金万年历陀飞轮怀表
独一无二、极度重要
备月相、闰年显示、冲击式擒纵结构
每件组件由RogerSmith亲手打造
估价:逾万美元
首次亮相拍场,RogerSmith的“怀表二号”不仅是制表业的里程碑,也是这位知名制表师职业生涯的最佳代表作,更是二十一世纪英国制表复兴之重要基石。RogerSmith在年仅22岁时就向二十世纪最伟大制表师GeorgeDaniels展示其首枚自制怀表,以求获得朝思暮想的学徒培训机会。然而Daniels却建议他重新来过,因为他认为其所呈现的怀表看似“手制品”而非“工艺品”。于是,Smith迎难而上,在接下来的五年间致力完善其第二枚自制怀表,加载万年历、陀飞轮、冲击式擒纵结构等功能,才将之再次呈现到Daniels眼前。
Daniels在仔细鉴赏过这枚怀表后对Smith称道:“你现在是制表师了”,并纳他为唯一入室的弟子。正因为这枚怀表和Daniels对它的肯定,成就了日后“RogerSmith”品牌的诞生。
RogerSmith和GeorgeDaniels,年代
“怀表2号”诞生
RogerSmith在16岁的时候报读数家木工和制表学校,先被后者录取,由此展开制表生涯。他在曼彻斯特钟表学院(ManchesterSchoolofHorology)最后一年的一次课堂中,首次遇上GeorgeDaniels,其后更去信制表大师,希望成为门下学徒。然而Daniels素来习惯单枪匹马,并无团队,因此婉拒了Smith的请求,但仍邀请他到访工作室。
凭借年少的无畏无惧,Smith在父母的车库中开设商店,正式踏上手工制作个人首枚怀表之路,在历时18个月后,打造出一枚搭载陀飞轮、冲击式擒纵结构及双发条匣的怀表,随后将之呈现给Daniels。然而,Daniels的反应一般,并指怀表“未能达标”。Smith后来领悟到Daniels制表的要诀,决心对症下药,锐意在下一次尝试后凯旋而归。
RogerSmith在位处英国曼岛的工作室,年代
图片由RogerSmith提供
至年期间,Smith埋头苦干,全情投入制作第二款怀表,而他为这枚时计加配万年历,比他的首次尝试打造的怀表更为复杂。这款怀表的每个组件均采用由Smith亲手打造的原材料。当他接近完成制作时,却意识到新推出的组件较旧有组件优胜,不得不重新制作。他历经五次重制这枚怀表,先后精炼每个独立元素达11次之多。而他的努力亦无付诸流水,终获得GeorgeDaniels的肯定。
GeorgeDaniels在对本次拍卖呈现的“怀表二号”予以肯定后不久,即请Smith共同完成搭载同轴擒纵结构的知名GeorgeDaniels“Millennium”系列。Smith于年开始制作其自身同名品牌的腕表。在年GeorgeDaniels去世后,他继承了恩师在曼岛的工作室,以及其品牌旗下所有腕表和怀表的生产,以及未来的维修需求。Smith不仅是Daniels的继承者,更于过去二十年间在推动英国制表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
制作过程
在制作“怀表二号”表盘的过程中,Smith一直参考GeorgeDaniels的著作《制表》(Watchmaking)里所记载关于机刻花纹表壳及表盘的章节,尝试书中描述的每种技能之可能性。此枚怀表配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机刻花纹,包括:主盘外围的麦穗纹、备有月相显示之秒盘的篮织纹、三个年历子盘的“巴黎钉纹”,以及时分盘上的波纹,而时环和秒环则可见直纹雕刻和墨水字样。月相显示下方的小漩涡饰有“R.W.Smith”的制表师之名,并在12时正位置刻有“No.2”。
此外,表盘并未借鉴英国制表的传统,而是用上典型的宝玑字款。表盘下方是精致的双发条盒、冲击式擒纵结构、陀飞轮。与瑞士制表有别,机芯没有采用倒角打磨或日内瓦条纹,而是由黄铜板制成的机芯取代。该黄铜板首先经过一种称为“磨砂”(frosting)的英式独有刷面效果,然后浸入酸浴,再加以镀金。上述加工处理使得边缘笔直,而非弯曲。同时,怀表搭载隐藏上链机构,因此观者在打开表盖欣赏机芯时,只会看到最为卓越出众的组件。
RogerSmith目前总共只制作过三枚怀表:“怀表一号”被GeorgeDaniels否决之后已被解装,现时只剩机芯,存于曼岛工作室。“怀表三号”因应私人委托而制,现仍保存于私人收藏中。本次呈现的拍品是“怀表二号”,来自一位重要的私人藏家。而此怀表在年前一直由RogerSmith本人拥有,其后被他出售,用以资助同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