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钟表天才的故事,宝玑Traditio

很多人知道发明陀飞轮的亚伯拉罕.路易.宝玑(AbrahamLouisBreguet)是制表天才,却不晓得他在企业管理与经商方面也很厉害。而且,辨识度极高的BREGUET宝玑Tradition腕表与两个世纪前亚伯拉罕.路易.宝玑的经营策略还有很深的关联!

话说宝玑于年在巴黎设立了钟表工作坊之后,必须养活40位左右的制表师,压力不小。当时他就想到了大量制作、专业分工的现代化生产概念,除了培养制表人才之外,他也按照专长将制表师分类,让不同专长的制表师各司其职,以提高生产效率并维持优异的品质。在两百多年前能有这样的想法,实在不简单。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时宝玑很少生产两只完全相同的表款,这边所提的大量生产仍是全手工制作,与机器化的大量生产并不相同;宝玑怀表在那时候是非常珍贵、稀有的。

在工作流程与制表师分工方面的改革之外,亚伯拉罕.路易.宝玑还从产品本身的结构、定位与销售方面着手。年宝玑推出了结构单纯而可靠的Souscription(英文为Subscription,有预订之意)怀表,它配备了一个将发条盒置于中央、走时轮系设于发条周围的机芯,偏心的时、分针盘可以与摆轮同侧或是做在另一侧,保有许多客制化的空间,可以应用的范围很广。

Souscription怀表并不是做好再找客人来买,而是客人预订了才开始制作,如此一来,便能降低库存的成本,而且客人在预定时就要支付总价1/4的订金,制造成本的压力不用完全由生产方来扛,所以Souscription的基本价格大约只有传统怀表的一半。事实证明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年宝玑卖出的只怀表中,就有40只是Souscription怀表,成长很快!

历史还在继续;多年后,Souscription机芯的特殊结构启发了现代宝玑的Tradition系列,以Tradition腕表为例,我们就能看到中置的发条盒、4点钟到8点钟位置排列的走时轮系、偏心的时分针盘等等Souscription特色。

与其他款Tradition系列腕表最大的不同是位于10点钟位置的逆跳秒针,把表翻到背面,就能清楚看到由蜗形轮及长连杆组成的逆跳结构,它的结构单纯而可靠,与Souscription的精神一致。

Subscription当初的设计就是以单纯的结构达到大量生产的目的;而且在宝玑第七代传人Mr.EmmanuelBreguet的钟表著作里还提到这款怀表「让机械爱好者能够从打开的一侧欣赏到所有机芯结构和装饰效果。」除了逆跳秒针之外,还可以欣赏到从发条盒到摆轮的整个轮系结构,所有的齿轮、夹板等零件都经过精美的修饰。

表背可以欣赏到古董宝玑怀表式的金质盾形自动盘,古董宝玑怀表的盾形自动盘是像钟摆般摆动,但的自动盘是做度旋转,算是有着复古外观的现代自动盘。机芯桥板经过NAC工艺处理,质感很好。年宝玑以先进的技术发表了独家的矽质宝玑式上绕游丝并应用在Tradition陀飞轮腕表上,而也采用了这项技术;兼具了宝玑上绕式游丝的美感与矽游丝的防磁性能。在摆轮桥板上方的降落伞(Pare-chute)则是另一个亮点,这也是宝玑早期的发明之一。

一只宝玑腕表不仅仅是顶级的工艺品,她还蕴藏着丰厚的历史内涵,等着你来发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