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绣花功夫精心修复恐龙蛋化石

日前,刚被修复的一窝11枚恐龙蛋化石,其内部和剖面上采集的样品送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室内切片、显微观察。

3年前,这窝恐龙蛋化石被源城区宝源学校三年级学生张仰喆在东江大桥东岸意外发现,经过河源恐龙博物馆修复工场工作人员历时3年的细心清理、拼接,才完成了修复。

对于河源恐龙博物馆修复工场的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者黄华乐而言,修复恐龙蛋化石不仅仅是抢救、保护珍贵化石,还能最大程度发挥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的科研与宣教价值。

在聚光灯下,黄华乐对包裹着化石的岩层一一进行剥离。

“半路出家”的修复师

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黄华乐意外来到河源恐龙博物馆工作,自此便与古生物化石修复结下了不解之缘。

据黄华乐介绍,古生物化石相较于文物的市场价值,或许在大众眼中显得无足轻重,但其背后的科研价值却是难以估量的。全国各大博物馆拥有古生物化石修复团队的数量并不多,目前河源本地发现并馆藏的恐龙蛋化石已接近2万枚,修复、保护恐龙蛋化石的工作刻不容缓。年,“半路出家”的他便开始了艰辛的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

为了学好古生物化石修复这门技术,黄华乐先后跟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业内权威机构专家学习进修,从跑腿打杂到背器材听讲,再到参与古生物化石挖掘、标本收集整理、标本修复等工作,随着实践磨炼和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黄华乐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经常扫一眼,就知道化石的完整度,大概缺失哪部分。正是因为黄华乐与伙伴们长期致力于古生物化石修复工作,才有了为市民群众提供观赏和科普宣传的古生物化石实体展品。

用“绣花功夫”做好化石修复

修复工场位于河源恐龙博物馆一楼恐龙蛋化石展厅后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不时响起机电轰鸣声、敲打声。馆藏的恐龙蛋、恐龙骨骼等古生物化石,正是从这里历经千锤万凿后重见天日的。

进入修复工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木架上整齐摆放的恐龙蛋化石。在一旁的工作台,黄华乐与工作伙伴们戴着口罩与护目镜,或拿锤凿、或拿钢钻……在聚光灯下,对包裹着化石的岩层一一进行剥离,力图用“绣花功夫”还原化石原貌,他们手中的凿子、钢针头有粗有细,最粗的不过笔头大小,最细的如同针尖一般。

出土的古生物化石中,通常包含很多非常细碎的化石,黄华乐和工作伙伴们会对细微部分仔细甄别,一点一点地比对复原,力求完整修复化石。在修复“华南巨龙”其中一节颈椎时,单清理工作便耗时一个多月。

“这项工作并不难,但需要超强的耐心、细心和毅力,需要沉下心来慢慢做。”黄华乐透露,化石挖掘出来之后便要为其“量身定做”修复计划,通常需要经过加固、回贴、补型修复等流程,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因严重钙化,会造成化石不完整或极为脆弱,易损坏缺失,这便需要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根据现有骨架计算比例,画出图模,然后制作模型,以石膏进行复原。此外,骨骼化石的装架也需要根据骨骼的形状打磨塑形,每一根铁架所需要固定和塑形的铁条要根据化石的弯曲程度、重量等进行精细计算,做到分毫不差,通过不断地装架、拆卸和调整,恐龙骨骼化石才能被支撑“站立”,这道工序至少要花费两个月。

几经升级改造后,修复工场的环境条件越来越好。同时,河源恐龙博物馆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多所科研机构、高校密切合作,开展野外考古项目、地质地层研究、华南地区古生物化石研究等,有力提升了古生物化石修复团队的技术能力水平,为进一步抢救性发掘、保护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最大程度发挥其科学研究与科普宣教价值贡献了力量。

(来源:河源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