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走红毯,广州科技周开幕来沉浸式

兰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news.360xh.com/202003/18/56218.html
02:09

洞察深邃,孩子们可走进广州大学天文台,用光学元器件揭开光之奥秘;触摸精尖,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门迎客”,让市民免费体验红外热成像;对话高端,院士专家与青少年一起点燃“科技传承”火炬……

5月20日,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的年广州科技活动周启幕。今年的科技活动周将持续至31日,广州市、区多个部门将推出余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同比增长超16%。

科普科创两翼齐飞,创新发展奔腾不息。科技活动周上,广州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跃然如见——科学大餐送到家门,硬核科技也能炫酷轻盈;科研院所敞开大门,象牙塔里别有洞天;科技大咖打开心门,学人之风同样平易近人。

全市发动、全民参与,一年一度的广州科普盛宴,不断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厚植土壤、夯实根基。

专与博,“高精尖”触手可及

开幕式上,红毯铺就。王迎军、罗锡文、庄巍等院士专家倾情代言、鸣锣开道;陈俊龙、张季超、邱成利、姜鹏、刘维宁、韦建瑞、刘金山等科学家作为“科普爱心大使”出席活动。

科技工作者们携手青少年代表共同点燃了“科技传承”火炬。科技之火传递不止、生生不息,不仅是广大青年传承科技薪火、勇担使命,不断向科技的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写照,更是广州这座千年老城其命维新的关键所在。

“希望广大市民群众,抓住这次机遇,打开科技之门,探索科技奥秘,感受科技魅力,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视频寄语道。

近年来,广州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优质科普创作充分涌现。开幕式外场设置了五大专题展览,包括羊城科普展、广州科普作品展、科技政策宣教展、天文与智能制造特装展、中国美妆历史展。

专博兼具、雅俗共赏,是此次广州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及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系列活动呈现的特质——

在这里,聆听了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总工程师姜鹏的独家科普讲座,了解米口径球面射电天文望远镜(FAST)这台“国之重器”背后的科学知识和研发历程;

在这里,主办方将组织全市名乡村学校师生开展科普体验行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栽植创新探索、开拓未来的科学梦想,为推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这里,市民还能在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六大主题展区,体验科研院所面对面、高校科学群英会、科技赋能新生产、全民共建享科普、虚拟现实探真知、打卡科普新地标……

纷繁的活动,融合了政策宣教、知识讲解和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彰显出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良好格局。

聚与散,科学种子播种心中

“陈院士,可以帮我签个名吗?”“姜总工,我们想跟您合影张照片。”……在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科学家俨然成为人们心中“最明亮的星”。

在广州科普作品成果展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琶洲实验室副主任陈俊龙吸引了不少“粉丝”前来求签名。人工智能如何实现机器视觉?和化学生物擦出什么火花?这位科学家推出了“口袋里的人工智能”丛书,生动讲述AI与不同领域的互动。“我是读教育学的文科生,但知识积累是不分专业的,科普更是一门终身课程。”捧着院士签名书本的大三学生周同学高兴地说道。

嘉年华上,另一群“明星”是平日有些神秘的各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它们带来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产品,让“科技迷”们一饱眼福。

显微镜看得多了,能立体呈现小雏菊标本细节的“裸眼3D”显微镜见过没有?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展示了自主研发的第二代裸眼3D技术成果。

只需头戴智能头环眨眨眼,运动障碍患者也能控制轮椅或指挥机械臂“斟茶倒水”……琶洲实验室带来了脑机接口技术产品,展望人类与元宇宙虚实共生的未来生活图景。

科普不仅要有“高精尖”,也需要“接地气”——地质科普展区,可谓嘉年华上人气最旺的区域之一。

来自泥盆纪的环饰蠕虫化石、来自二叠纪的环叶菊石化石、来自三叠纪的箭石化石、来自白垩纪的恐龙蛋化石……在金山地质博物馆展位,馆长刘玉龙从3万多件馆藏中精选19件化石展品,讲述46亿元的地球演变历程和生命演化模式。更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可以触摸、可以提问,换来一个个精彩的科普小故事。

“这个恐龙蛋是哪种恐龙呀?”面对小女孩的疑问,刘玉龙耐心讲述,“我们无法判定恐龙蛋会生出什么恐龙,但通过研究胚胎化石中的牙齿,一般食草类恐龙就是这种圆形的恐龙蛋,食肉类的是长形。”

科普,不只在这一时一刻,更不只是在这一周、在这一场。广州创新科普嘉年华,汇聚80多家科普单位集体亮相,为的是把科学的种子撒播在孩子们心中,在会场之外、在未来时空结出创新之花。

日与夜,全天候的科普之旅

创新驱动,不舍昼夜。正如此次科技活动周,给人们带来了全天候、全时段的科普体验。

科技开放日,洋溢着百家争鸣的热烈氛围——

5月20日,“广州科技开放日”活动举行。全市11区家科普资源单位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生产场地、科研场所、实验设备等。全市各科普基地、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行业特色,线上线下举办超场主题科普活动,为市民提供优质的科技体验参与选择。

在华南植物园举办“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自然观察活动,通过植物管窥地质环境变迁;广东药科大学人体科学教育中心开放展示人类胚胎发育标本,包括56天“袖珍胎儿”到十个月分娩前的胎儿标本;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带领观众VR沉浸式体验电梯救援及起重机械实操……

科学之夜,绽放出色彩斑斓的科技之光——

5月20日晚,广州科学之夜主场“元宇宙+定向越野”奇妙夜首次亮相。全市23家科普资源单位同步开辟“科学之夜”分会场,包括广州动物园的“动物园奇妙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夜探索活动、花都区气象局的“仰望星空,魅力无限”璀璨星空天文活动、正佳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馆长说恐龙”等。这些特色科普活动充实了市民的夜间休闲生活,让大家领略了白昼之外的自然奥妙和创新实践。

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引领社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广州打造纵贯全天的科普盛宴,让广大市民深入走进科技研发生产一线、近距离接触先进科创成果,感受科技发展独特魅力。

分与合,市区造就沉浸体验

浅夏五月,羊城处处勃发出科技创新的升腾气象。

从白云的绿美云山到海珠的湿地公园,从黄埔的智慧城管到越秀的肿瘤防治;从花都的地心探秘到番禺的超算世界……全天候的科普安排带来了时间上的密集体验,那么全市域的活动形式则提供了空间上的便捷参与。

时空交叠、市区合力,造就了今年广州科技活动周的“沉浸式”体验。

这种沉浸,来自新兴科技。

科技活动周主会场首次推出裸眼3D折幕,“深海鲸鱼”“星际航班”等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给观众带来新奇、震撼而独特的视觉体验。同时,超写实虚拟人、自动演奏钢琴、宇宙线缪子探测器等琳琅满目的高科技展品集聚嘉年华现场,市民可“一站式”解锁前沿科技。

这种沉浸,来自部门协同。

除了广州市科技局组织的系列活动外,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了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竞赛和交流展示活动;广州市科协组织了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等活动;广州市妇联组织了儿童专场活动。此外,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等21家部门也围绕各自领域和资源特色,面向广大群众开展70余场惠民科普活动。

这种沉浸,来自各区接力。

广州各区紧扣活动周主题,结合当地实际,以应急救护、生态环境、人工智能、乡村振兴等为主题,开展区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公民科学素质竞赛、科创成果宣传、科普“四进”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推动科技发展红利和优质科普资源释放惠民,掀起全市科普参与热潮。

当前,我国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广州科技活动周寓教于乐、培才亮技,既是时代之命,亦是现实所需。随着科技故事声声入耳、科创理念深入人心、科学素养稳步提升,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正加速成列,不断助力广州振翅腾飞。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方晴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部分图由主办方提供)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维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