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钟鸣盛世展上的中外古钟表

故宫博物院已经有一个钟表馆,常年展出故宫收藏的明清时期中外多国的自鸣钟表。由于有清一代,皇帝们一年中总有一段时间在承德避暑山庄度过,因而也在那里陈设、收藏了大量钟表。“钟鸣盛世:紫禁城和避暑山庄藏钟表联展”(.01.26-.05.08)展出了故宫博物院的40件钟表、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的20件钟表。这些钟表精品有的来自18世纪到清末的英国、法国、瑞士,有的是清宫做钟处、广州、苏州等地的国产钟表。两馆的钟表收藏虽然同根同源,却也互衬互补,放在一起来看,很是有趣。

钟鸣盛世展招贴钟鸣盛世展厅铜镀金三人打乐转花钟18世纪英故宫藏与上同名18世纪英国避暑山庄藏

自鸣钟表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就是以进献西洋奇器的名义,叩开了紫禁城森严的大门。他献上的两架自鸣钟赢得了明朝万历皇帝的欢心,他也如愿获得了在京居留权。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也曾向清朝顺治皇帝奉献了一架天体自鸣钟,除了报时外,它还能演示日月运行的状况。康熙皇帝对自鸣钟表更是情有独钟,认为它们比中国传统的计时器“刻漏”更好,不管白天黑夜、阴晴雨雪,它们都能准确报时:“昼夜循环胜刻漏,绸缪宛转报时全。阴阳不改衷肠性,万里遥来二百年。”雍正时入宫服务的法国传教士沙如玉还根据宫中夜间打更需要,融合中西方计时方式,发明了报更自鸣钟(更钟),而且宫里使用自鸣钟表的人更多了。《胤禛美人图》(也叫《雍正十二美人图》)中有一幅图里的仕女轻靠桌边,一边捻着念珠,一边悠闲地看着小猫嬉戏,轻松、惬意又有点小无聊。她身后几案上的时钟,仿佛在提醒时光的悄然流逝。另一幅图中,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身后几案上是西洋天文仪器,让人不由猜测,她也许对科技发明颇有兴趣,想要探索宇宙万物;也或者她希望能像握住怀表一样,把时间、青春抓在手中。

捻珠观猫,时光悄然流逝持表对菊,遥思时间、宇宙?

上行下效,皇帝对钟表的倾慕,加速了钟表在达官贵人中的流行。写于乾隆时期的《红楼梦》有十多处提到了钟表,而且钟表已经成为凤姐、宝玉等贵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到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可不认得自鸣钟,反而被吓了一跳:“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的一物,却不住的乱晃。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煞用呢?’正呆时,陡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妨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刘姥姥见到的自鸣钟,装饰应该是十分华美的,不过最触及她的,只会是什么打箩柜筛面的“咯当”声、“匣子”、“秤砣”、“乱晃”、“当”的巨响,曹公的描写可谓是入木三分。不过,在自鸣钟刚传到中国时,贵胄、达官们的反应,应该与刘姥姥相差不远。

铜镀金转人亭式大钟18世纪英故宫藏铜镀金羊驮乐箱鹧鸪鸟钟18世纪英故宫铜镀金乡村景色水法钟18世纪英故宫藏铜镀金少年牵羊钟18世纪英故宫藏

“钟鸣盛世”展上英国制造的钟表最多、工艺也最为精致华美。18世纪时,英国在钟表制作上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清王朝也正是康乾盛世,皇室对钟表的热衷,使粤海关官员不断花费巨资,向英国购买钟表。清宫内的英国钟表主要用铜镀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而其造型则丰富多彩。

铜镀金人戏狮象驮钟18世纪英避暑藏铜镀金山子座转人钟18世纪英故宫藏铜镀金犀牛驮乐箱表18世纪英避暑藏铜镀金犀牛驮乐箱表18世纪英避暑藏

“钟鸣盛世”也展出了一些法国钟表。法国也是欧洲较早制造钟表的国家。不过清宫保存下来的法国钟表,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产品。清宫的法国钟表多采用工业题材,像火车头、潜水艇等。令人啧啧称奇的是,有的法国钟表上还刻有中文,有的甚至有“万寿无疆”的字眼,应该是为帝后祝寿而特制的。

铜镀金白石座琴式钟18世纪法避暑藏珐琅围屏式钟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故宫火车头式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故宫藏轮船式风雨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宫藏

清宫收藏的瑞士钟表也出现在“钟鸣盛世”展上。早期瑞士钟表的发展仰仗于从法国逃难到瑞士的、拥有精湛钟表制作技艺的工匠。故宫收藏的瑞士钟表主要是体积较小的座钟和怀表。

铜镀金嵌珐琅瓶式鸟音表18世纪瑞士故宫铜镀金镶珠杯式鸟音钟18世纪瑞士故宫金漆座鸟音笼表19世纪瑞士故宫藏

“钟鸣盛世”上还展出了清宫造办处做钟处所造的御制钟和广州生产的广钟、苏州生产的苏钟。御制钟以乾隆时期生产的“乾隆御制”钟最有特色,它们大都以木结构为主体,造型多为亭台楼阁。广州是中国最早接触自鸣钟的地方,也是清代民间制造钟表的中心。广州钟表最突出的特点是多采用色彩鲜艳的各色珐琅。

铜镀金亭式番人进宝钟清宫造办处故宫铜镀金圆顶楼式钟清宫造办处故宫藏铜镀金花架式表清广州避暑藏铜镀金嵌珐琅楼台式水法钟清广州故宫

“钟鸣盛世”展不仅让我们一睹有清一代世界钟表强国在钟表上的非凡创造,也折射出中国和英、法、瑞士等国在机械制造、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等方面的高超技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钟表的传播和接受,逐渐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计时方式,日晷、刻漏最终被钟表取而代之。不过遗憾的是,钟表展上不能看到这些古色古香的钟表实际运转的情况,也不能听到它们报时所发出的优美动听的乐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