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好,每天分享有趣手表知识,这里是。相信大多数表友们对超薄表了解并不多,其实“超薄”它不是一种功能,也不算一项工艺,身份有点尴尬,甚至超薄表的发展似乎一直跑龙套,从未担任主角。
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上看,超薄就好像一场战争,每一位历经战火荣誉而出的,都是值得尊敬的角斗士。
角斗士,是古代古罗马活人角斗的一个特殊职业,主要出席在重大节日或典礼上表演相互决斗,用尽所有的力量、技巧、运气,为喝彩、为荣誉,为生存而角斗。因此在钟表业的超薄表来说,无处不在的竞争,随时都会发生的灭亡。
今天我们来看看超薄表如何在钟表业中,脱颖而出的?
超薄表在钟表业中持续了几个世纪的“战争”,看看超薄发展史是怎么样过来的?
十八世纪晚期,随着工字轮擒纵成熟,怀表的厚度大大减低,把扁平的怀表拴在链上,放在紧身背心的口袋中成为当时的流行。
十九世纪末期,杠杆擒纵机芯使怀表更轻薄,广告中甚至出现把怀表用作书签的画面。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怀表被腕表取代,成为钟表业的主流产品,而对超薄结构的追求也被移植到了腕表中,因此表界的竞争愈演愈烈。
年代,小型化的机芯令精巧的女表开始流行;
-年代,诸多同行加入超薄研发行列;
年代,极致超薄挑战达到顶峰;
年代,超薄战场硝烟散去,留下死一样的寂静……
年代,奇迹出现,高级表厂设有超薄机芯工作室,一大批钟表大师聚一堂,负责对超薄机芯的组装、调校和维修、保养。超薄制作难度大,结构创新
提要求更高,比如表冠轴、压轴簧、固机齿轮等都必须用特殊的专用配件,防水密封圈和表镜的成本也高,而研发超薄表本身,也成为传统制表业的一大技术壁垒。
挑战超薄的当代角斗士
在血管中流淌着角斗士的血的宝格丽品牌,为了展示实力、即便面对最艰难的挑战,也不顾一切。年,Jean-ChristopheBabin接任宝格丽首席执行官时,第一时间挑战、突破传统观念中的技术壁垒,展示品牌在高级制表业的实力和地位。
投资研发超薄机芯和超薄腕表在过程中,由于机芯和表壳过于纤薄,超薄表随时面临着变形、胶圈漏水、表冠轴滑脱断裂、指针碰擦、部件磨损等问题,许多超薄机芯被报废,甚至无疾而终。
在年代的技术基础之上建立,钟表业的超薄之争――无论是超薄机芯还是超薄腕表,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技术的进步、材料的更新、设计的提高,足以支持一个全新的超薄机芯和超薄腕表平台。是宝格丽,选择了再一次向超薄发起挑战。
宝格丽品牌超薄纪录整整花费六年的时间,六大突破。宝格丽超薄机芯和腕表重新研发全新设计、全新材料、全新构建基础上的,实现超薄表稳定性、实用性、牢固性、防水性上都堪比同样功能的非超薄高级腕表的水平。
自年宝格丽品牌把Octo系列腕表打造成一个专注于刷新品牌超薄腕表纪录的专业竞技者――当代角斗士。宝格丽的超薄表真的是化身罗马角斗士,一登台亮相便势不可挡:在年到年六年里,宝格丽品牌六次打破超薄纪录,成为高级制表业中超薄技术的代言人。
如果超薄表,钟表品牌争夺各类超薄王座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歇过,比如:伯爵、爱彼、积家、江诗丹顿、宝格丽、宝玑、亚诺……,这些品牌的超薄纪录中专为打比赛的款不是没有,但绝大部分仍是量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