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人们无论开心、忧郁都会抬头一撇的梦想,距离地球,公里,却是人在异乡最近的依托。然而她在钟表的世界里往往只是配角,或者占不到表盘面积三分之一的主角。如今,爱马仕用一整座面盘呈现月相;新奇、亮丽,更蕴含了扎实的机械工艺。
表款特点在务实的机械结构下,透过瞬跳的时、分及日期盘塑造醒目又浪漫的双月相,兼具美丽外型与复杂工艺,从众多的月相表中脱颖而出。
我相信任何年代,都是需要创意的年代。尤其在钟表的世界里,总不可能在谈了几十年也做了几十年相似的复杂功能后,继续讲述同一套传统制表工艺。的确,传统工艺有它存在的必要,复杂功能也可以很迷人,但,能不能用不一样的方式,让这些价值重新活一遍?
「可以。」爱马仕说。
他们最爱跟时间玩游戏了,或者用时间来玩游戏。看看今年新推出的ArceauL’heuredelalune月读时光腕表,谁说月亮只能被关在一个小小的半月形窗口之中?
既然要做月相表,就把月亮放到最大。爱马仕在打造这款ArceauL’heuredelalune用了一个全新的画面,改写绝大多数拥有月相功能的定时器应有的样貌。任何人,在阅读这款表的第一眼,都会注意到表盘12点钟及6点钟位置那两枚硕大的月亮;显然它们并不会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迹移动,而是让上层的时、分及日期盘表现月圆月缺。简单来说,就是用整座面盘来呈现月相,最纯粹的月相。
当初爱马仕在规划这款复杂功能腕表的时候,就找上了独立制表师Jean-FranoisMojon。这为闻名于业界的人物(年GPHG日内瓦钟表大赏最佳制表师)曾经参与HarryWinston的Opus计划,也为Cyrus、MBF等独立品牌创作过,不只充满想象力,更具备化想象为现实的能力。他在爱马仕既有的H机芯上安装了一个时、分及日期双圆盘模块,透过中央齿轮将发条动力传输到上层,驱动时、分、日期指针,并让整个模块在午夜12点瞬间跳动一格。厉害的是当双圆盘跳动的时候,不管是时、分还是日期盘,都会透过机芯外围的环状齿轮跟着转动;因此时标「12」以及日期「31」永远都会在副表盘的12点钟位置。
ArceauL’heuredelalune的表面却十分简洁,将每59天旋转一周的复杂模块隐藏得天衣无缝。两枚月球以白色珍珠母贝打造,6点钟方向参照真实月球纹路并写着「North」的代表北半球月相,12点钟方向写着「Sud」的南半球月相则暗藏了插画家DimitriRybaltchenko所设计的飞马图腾,颇有意思。无论是采用犹如星空的砂金石或陨石面盘,这件作品都非常传神地表现来自月亮的讯息,深刻,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