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潍坊文化和旅游系统这样干

齐鲁网潍坊4月4日讯4日,记者从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召开后,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立即行动起来,焕发精气神,展现新作为,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奋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潍坊市文物局: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充分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景区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景区品质。筹措各方资金,用于文物保护利用。利用非遗项目,丰富景区内涵。搭建文化平台,丰富旅游特色内容。开展乡村记忆工程,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利用革命传统教育场所,发展红色旅游。

提高服务质量,延伸旅游产业链。人文景观中,博物馆(纪念馆)、文化街区占有重要一席,不但是地方的城市名片,也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免费开放,作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做好节会和展览,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利用文化街区组织非遗展演,延伸旅游产业链。

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打造旅游经济增长点。将文化元素引入旅游工艺品设计理念,积极开发文化旅游工艺品。各级各类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作为潍坊市重要的旅游纪念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潍坊市图书馆: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市图书馆一是积极转发《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年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要求党支部成员、科室负责人认真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压力感、责任感。二是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学习、落实市文化和旅游局年工作要点大会”,重点强调了各级领导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要求,以“建国70周年”“工作落实年”“文旅融合开局年”契机,认真抓好“双招双引”,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推进图书馆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当前,市图书馆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措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创建旅游专题图书馆,精心挑选文化、旅游专题图书、数据库等文献资源,配备智能化设施,建设潍坊市文化旅游的“大数据”。二是开展景区走进图书馆活动,利用图书馆人流量大、传播面广的宣传优势,对接市文旅局相关科室,在图书馆内显著位置设置旅游专题展架、展板等,全方位展示、推介潍坊文化、旅游资源。三是加强图书馆自主开发的科研项目《特色数字资源发布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工作,进一步补充我市旅游资源,推进该项目平台在全国范围各基层图书馆的申请使用,更好地宣传潍坊文化和旅游事业产业。

潍坊市博物馆:继续做好文创产品开发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抓好“双招双引”工作。召开专题会议,提早谋划,拼字当头,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积极对接联系相关企业,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深化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利用“互联网+”,打造数字博物馆,让老年人、残疾人等没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的受众群体,在家即可变成博物馆的新“粉丝”实现文物资源共享开放;融入创意,让文创产品“火”起来。在目前30余大类、种文创衍生品基础上,研发更多具有潍坊特色、博物馆特色的文创产品。积极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带着非遗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筹划举办系列展览活动,同时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会、座谈会,加快形成“以展带会、以会促游”的融合发展模式,让博物馆旅游的产业链“长”起来。年该馆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在文化和旅游结合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年,将积极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更好地实现博物馆文化事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当好全市文化的“会客厅”。

潍坊市文化馆:立足自身职能从三方面抓好落实

推动文艺演出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在即将开幕的第十二届文展会上,推出“潍水之春”群众文艺作品展演。在第四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上,将推出全民广场舞展演、百姓舞台秀、原创文艺作品大赛等一系列文艺演出活动。

促进非遗项目与旅游相融合。对全市非遗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梳理,做好加工转化。下半年,举办全国性的核雕技艺大赛和传统工艺设计大赛,不断提升潍坊核雕、红木嵌银等民俗民品及其衍生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配合市局做好“潍水文化之旅——千里民俗风情游”的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将潍坊境内非遗项目与旅游景点结合起来,把非遗元素融入到旅游中,弘扬、保护、宣传潍坊非物质文化遗产。

强化复合型人才建设,为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提供人才支撑。依托该馆“群星璀璨”人才提升工程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加大文化和旅游相融合方面知识、认识、创意方面的培训。重点抓好潍坊核雕、潍坊刺绣、红木嵌银漆器等非遗项目优秀传承人及创意人才的培养。加强文化艺术人才的广泛培养,编排出具有潍坊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近一阶段重点抓好高密地秧歌改编群舞《扫晴娘》、安丘东路大鼓《过生日》等剧目的创作排演。在数字文化创意等方向和领域,将优秀传统文化加工成数字资源,实现网上互动、网上展示。

潍坊市美术馆:学懂弄通做实精心谋划布局

组织全馆认真学习,学深悟透弄懂。召开党支部会议,传达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准确理解把握新时代文化和旅游工作新任务、新要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通过集中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工作落实年”和年重点工作,分析市美术馆工作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积极谋划破解难题、推进任务落实的思路举措,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精心谋划工作布局,促进文旅融合。以庆祝建国70周年为主题,举办有较大影响的全市性艺术大展,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全市美术家的智慧与才华,创作反映和表现潍坊文明发展历程,梳理潍坊地域历史文化文脉,再现潍坊的辉煌历程和潍坊人民的精神品格。开展对各县市区公立美术馆的调研和督导,推动美术馆建设规范化、标准化,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潍坊市文艺创作室:实施“大写潍坊”工作计划为文旅融合发展作贡献

选取全市有代表性的2A级以上景区10家,每家景区创作一部小戏、一首歌曲。在获取成功经验后,在全市其他景区予以推广。利用山东省地方戏编剧人才培训班这一阵地,年内创作出至少10部小戏或曲艺作品,送进全市10家景区。4月份选拔15名有潜力的基层舞台艺术爱好者,列入重点培训人才库,持续实施创作技能培训,缓解并逐步解决全市编剧人才短缺问题。

根据创作室专业编剧的创作特长,每人包靠一家院团,为重点院团量身打造一部小戏,确保搬上舞台并打磨成精品力作。与临朐文化馆合作,创作一部现实题材的周姑戏,在大戏创作上实现突破,以备申报省以上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年,出版一部戏剧作品集,向全社会展示戏剧编剧培训班学员创作成果,为各院团提供剧本支持。另外出版一部反映潍坊人文景观的报告文学集,介绍传播潍水文化。根据文化和旅游大融合的新形势,引导激励业余作者积极参与,发动更多的文艺爱好者讲述潍坊故事,传承潍水文化。

潍坊十笏园博物馆:挖掘保护文化遗产拓展开发旅游市场

做好十笏园展示陈列提升工程,抓好工程招标、监理、施工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等工作,严格文物征集、展品制作等工作。围绕建国70周年、中国传统节日、第四届市民文化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次以上;开展文化进乡村、社区、部队等活动,做好文化帮扶活动。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挖掘丁氏家风家训,通过研学、家风家训学习、志愿服务、非遗传承参观等活动,充分体现博物馆公共教育服务职能。积极制作拍摄十笏园小视频,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宣传力度。

积极寻求文化创意合作伙伴,开发多样化文创产品。积极争取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改造安防消防设施。对园区损毁瓦面、虫蛀进行修补防护,对损坏严重的廊柱、椽条、檩条等进行修复和油漆。利用非遗体验区引进非遗传承人(风筝轧制、葫芦烙画、剪纸等)现场展演,与观众形成互动。加强与旅游社、网络旅行平台的合作,拓展旅游市场开发。安排专人负责“双招双引”工作,努力提升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加强园林养护、古建维护的同时,依靠和借助社会力量举办盆景展、菊花展。

奎文区文化和旅游局:紧抓项目建设牛鼻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潍坊书城”文化综合体项目、文化产业园、全影网婚嫁产业园等文旅产业项目建设。

传承保护融合发展。推进东关中学街社区、廿里堡金宝南屯村、广文东上虞红炉、北苑则尔庄、丁家社区等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和村史馆建设工程。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工作,争取上半年完成城墙二期修缮保护工程,下半年申请省保资金,启动城墙三期修缮保护工作。整合潍县东关城墙、大英烟公司旧址、潍县乐道院暨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遗迹,打造历史文化旅游街区。扎实推进手工艺综合性传习基地建设,突出打造核雕、刺绣、古琴制作等有重要影响力的非遗项目。

宣传推介突出亮点。大力发展民俗游、文化游、休闲游等特色旅游,积极筹备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相关工作。借力“文化+”“互联网+”,带动提升文化旅游消费热情,拉动文化旅游消费持续增长,进一步提高文化消费季活动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寒亭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创意”上做文章打造竞争新优势

严抓规划,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层次性。在编制完成《寒亭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寒亭区旅游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寒亭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挖掘资源,查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契合点。编制重点历史建筑保护方案,加快杨家埠文化创意梦想小镇、区文化中心等场馆的建设运营,规划建设嫦娥奔月台、后羿射日台。

面向市场,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软环境。举办杨家埠风筝年画文化节、潍县萝卜节、固堤西瓜节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新兴时尚媒体的作用,合理设计一日游、二日游等旅游线路,融入省市知名旅游线路。

完善配套,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硬实力。积极引进快捷酒店、连锁酒店,加快喜来登酒店建设进度,争取早日建成营业。推动城市公交网络向乡村旅游景点延伸,加快各旅游景区与等级公路的连接。制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争取投资、多元融资工作措施,激发社会资金、民营资本投资活力。

做强服务,提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满意度。设立文化旅游投诉电话,聘请旅游政风行风监督员明察暗访。培养传统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遗项目传承人。深入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

诸城市文化和旅游局:打造文旅精品项目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千方百计打造一批文旅精品项目。做好诸城·雪松恐龙探索王国这一龙头文旅项目,年内小一期主体工程完成70%以上,同时压茬启动小二期项目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三区”共建共享的景区村庄,以南部镇街园区为重点,启动试点建设10个左右。年内争取高标准打造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示范项目至少3个。加大“双招双引”,发动工商企业转型跨界发展力度,推动卢山庄园、迈赫机器人大世界、兼爱宏德农场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与此同时,力争年内促成1-2个新的大个头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方面,紧紧抓住机构改革提供的难得机遇,促进文化和旅游在管理、服务、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进一步走向一体化。另一方面,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促进文化产业资源的转化利用。

政府主导补齐文旅发展短板。制定《诸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引导各景点景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推行文化旅游便民惠民计划。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培育文旅新产品新业态。

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实施六大工程推进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提升市民之家、尼山书院等场所文化价值,鼓励非遗展演、技艺传习等进驻旅游项目增进文旅互动。

实施设施效能提升工程。改造完善市、镇、村文化旅游设施条件,加强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内部建设,推进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

文旅惠民服务工程。组织开展好“魅力安丘·浓情四季”、京剧艺术节等品牌活动,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场次、农村电影放映场。开展好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次以上。围绕建国70周年等主题,创作文艺精品力作。

营销矩阵推介工程。制作“走进安丘”文化旅游专题宣传片。初步规划建设10条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加快齐鲁酒地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

文旅产业培育工程。提升博雅艺术城、齐鲁酒地等文化旅游功能,深入挖掘“安丘金砂”品牌。推进齐鲁酒地、柘山乡情、合力乡间牧场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发展30个休闲农庄。

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完成汉墓维修保护,适时启动齐长城第Ⅰ至Ⅲ段维修保护工程,推进3家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加强对管宁墓、王修墓、印台遗址等3处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开发。推进10处镇村历史文化展室建设。深入开展好非遗校园教育传承活动。

昌邑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文旅资源讲好昌邑故事

全面整合文旅资源,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尽快启动《昌邑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科学绘制蓝图。

精准把握主题定位,加强品牌策划宣传。以“文昌之邑·潍水画廊”为昌邑旅游形象主题,印制《昌邑旅游指南》画册,选择部分目标游客城市举办文化旅游推介会。

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生动讲好昌邑故事。加快《下南洋》《一代宗师黄元御》影视剧的创作拍摄,运用戏曲把峻青的经典名著《黎明的河边》《老水牛爷爷》重新搬上舞台。

增强游客文化体验,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推动小章竹马、郭家庄大秧歌和庄户剧团、传统婚俗等走进景区作为固定展演节目;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华裕茧绸文化博物馆增加丝绸纺织技艺现场演示教学、游客服装走秀等项目;卜庄草编和鲁笔、鲁砚制作等非遗项目在景区设立传习所。

加大文化创意开发,丰富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红梅布艺、蒲苇草编等非遗项目的包装和精深加工;指导山阳大梨、大陆梨枣等进行分类设计。

昌乐县文化和旅游局:多措并举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跨越发展

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开展以“魅力乡村·浓情四季”系列演出活动、“唱响齐都·舞动精彩”百姓竞技活动等为内容的系列活动。开展全民阅读加快书香昌乐建设。充分发挥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作用,搞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做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争取建设一座小规模汉画像石博物馆。搞好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确保年村级覆盖率达到50%以上。抓住昌乐县列入潍坊市“齐鲁文化云”试点工作的机遇,从非遗工作的宣传展示开始,把昌乐文化和旅游工作推上电视。通过文旅互动,丰富景区的文化内涵,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

全县文化和旅游环境进一步提质升级。全面加强新闻出版、旅游市场等领域监督监管。继续做好文化市场审批“倒插门”服务。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加强对镇文化站和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协调和业务指导,完成10个样板的打造和个行政村的管理升级。

滨海区文化和旅游局:强化责任担当开创文化和旅游工作新局面

传达贯彻到位,推进机构改革。将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情况提交区党工委会议,研究部署全区年文化和旅游重点工作任务,并于近期召开全区文体旅工作推进会,做好贯彻落实。

严格工作落实,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修改完善《滨海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配套制定《滨海区全域旅游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实施“全域旅游共建行动”。推进《关于加快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配套制定实施细则。成立文旅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加大与国内重点文旅企业对接力度,力争今年引进3个以上投资过亿元的文旅项目,1个高端人才,到位资金2亿元以上。重点加快欢乐海游艇码头、欢乐海温泉度假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北海绿洲田园综合体、农韵盛景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龙威海洋牧场等项目建设。继续办好风筝会、风筝冲浪锦标赛等重点节会赛事活动,积极对接引进国际马拉松赛、运动风筝锦标赛、全国广场舞邀请赛等活动。制定《滨海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达标率%,完成农家书屋数字化配套升级48家。深化文化惠民工作。组织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场次。推动丰台盐业遗址群保护规划批复。

经济区文化教育局: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服务品质,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供“订单式”服务。计划年内提升2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3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采购20册图书,更新57个农家书屋,建设20个数字化农家书屋,并且使升级后的书屋逐步实现总分馆一体化服务,着力建设1-2处城市书吧,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场,保证中小学生每学期能观看2场爱国教育电影。政府采购“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活动85场,确保演出覆盖率达到%,同时鼓励民间文艺团体、庄户剧团积极开展活动,年内各类演出活动达到场。全面繁荣文艺事业,创作编排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均衡化发展。

做好文化扶贫工作。对区内2个省定贫困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设完毕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文化生活品质提升,以活动带动发展。与区扶贫办对接,打好广播电视入户三年攻坚战,到年全面完成贫困户有线电视“户户通”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