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围墙的博物馆让中国少年儿童玩转

钙泊三醇软膏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28626.html

新华社上海5月31日电(记者陈爱平)中国的科技馆、博物馆正“打破围墙”,让更多少年儿童“玩转”科技,从“观众”和“学习者”成为“导师”和“科普工作者”。

在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最近举办的一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中,13岁的郑智仁在场馆内开设“恐龙折纸课”。每堂课约半小时、约有20名小朋友参与,在他的耐心帮助下,平整的纸张在孩子们手中变成栩栩如生的霸王龙或三角龙。

恐龙折纸课“导师”郑智仁和他的作品。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

“霸王龙折纸基于折千纸鹤的方式,而三角龙折纸基于折纸船的方式,这是因为两种恐龙的骨架形态不一样。”郑智仁耐心地解释。博物馆还为他临时设立了一个小小“作品展”,其中的霸王龙、三角龙、翼龙、棘龙、腕龙等折纸作品仿佛组成一个标本群。

作为折纸“发烧友”,郑智仁常到上海自然博物馆寻找灵感。他说,折出惟妙惟肖的动物,不仅需要认真观察动物外形,也需要学习和研究生物习性,这样才能传神,“我很小的时候就是恐龙‘发烧友’,远远早于我喜欢折纸”。

郑智仁的“折纸课”深受小观众们的欢迎,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野孩子六一特别活动”中,他将携带阿根廷龙作品“返场”授课。

成为“科普工作者”的还有来自上海市虹口区的10名特殊青少年,他们认真设计和制作了许多藏书票,并在博物馆现场和观众们互动。

据上海市虹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丁美珍介绍,此前,孩子们已在博物馆内学习标本、生物多样性等知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藏书票源于他们对标本的理解与表达,并借此向观众进行生物多样性、人类神经多样性等理念宣导。

来自上海市虹口区的10名特殊青少年和观众们一起互动、制作藏书票。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

此外,在“野孩子六一特别活动”举办前,上海自然博物馆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