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之旅,有这么一些古老的文物,让我对“龙”有了再一次的怀疑和思考。
进入主题之前,分享一段童年记忆。
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扎纸人的老爷爷,他常念叨人要有敬畏之心,因为天上有神龙。
有一年的盛夏傍晚,天气骤变,天空乌云密布,扎纸人的老爷爷突然叫唤道:“龙,一只黑龙露出了尾巴。”
吓得我赶紧跑进屋内,又忍不住探出脑袋望天上看去,只见是“黑云压城”之气势,虽没有见到所谓的“黑龙”,但老爷爷那一副惊愕的面孔至今难忘。
世上真的有龙吗?
有时候坚信没有,有时候也忍不住迟疑。
长大以后,由于对历史文化的喜爱,常是去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关于与“龙”相关的文物也见到不少。直到近期的一次荆州博物馆之旅,突然勾起小时候的那一段往事。
作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的楚国都城所在地,荆州是楚文化的核心地区,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当年楚文王从丹阳迁定郢都,并作为楚国首都,也叫纪南城。
楚文王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王,自他开始,楚国确立了对长江流域各个小国的绝对霸权,开始北上中原,争夺天下霸主之地位。
在此过程中,楚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不仅是有独步一时的青铜铸造工艺、领袖群伦的丝织刺绣工艺、偃蹇连蜷的舞蹈、巧夺天工的漆器工艺、义理精深的哲学、惊采绝艳的辞赋、恢诡谲怪的美术,还有令我叹为观止,忍不住相信世界上真有龙存在的玉器文化。
位于博物馆二楼的玉器展厅共展出件玉器,这些玉器均出土于熊家冢,有礼玉、佩玉、葬玉、实用玉,品种十分齐全,其中龙形玉器占了多数。
这些龙形玉器制作精美,工艺精湛,造型独特,令人应接不暇,惊叹不已,具有典型的楚国地方风格。
在多年前,中国古人对于龙就有了很深的认知和宣传,其中最神秘的就是神人操龙形玉佩。
玉佩由一人、两龙、两凤组成。中间为一个神人,身穿长袍,呈站立姿势,双臂向下张开,双手各执一条龙,龙身蜷曲,成S型,龙背上各栖一只凤。
虽然这一玉佩当时被外出展览,但剩下另一件和相关图片令人印象深刻。
神人操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事人对龙神秘力量的崇拜,也表现来当事人希望龙的强大力量能为人所用,达成人升仙羽化的美好愿景。
还有一件神人乘龙玉佩,也令人深思。
该器物呈黄绿色,表面受沁呈灰白色。龙身呈W形,饰谷纹、云纹和长尾涡纹。龙尾上站立一人,双手抄于腹前,着右衽深衣,小袖,深衣上有方块形网纹。
有研究认为,楚国文化中对灵魂不灭的思想赋予了人对灵魂上天的追求,因而创造出人乘龙飞天的形象。
龙,自古被认为是瑞兽,能幽能明,变化多端,在诸多的古代文献和出土文物中可见。
它不仅是封建时代的皇权象征,也是起到人间世界和神仙世界交通的作用。在西周有大量身负羽翼龙纹器皿,乃至青龙在先秦纹饰中也有羽翼。龙的形象,在诸侯、贵族、皇家之间随处可见。
由此是不是可以认定为,“龙”在古代其实是有所踪影的,否则为何在几千年前就有了龙的形象与崇拜呢?
从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緑色玉龙;从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件上发现有似蛇非蛇的图案;从西安半坡仰韶文化中有龙形陶壶……中国人对龙的崇拜至少是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但从目前所能找到的所有文献记载和文物中,并没有“凡人见到神龙”的实锤,却有了它真实的模样。传说是集中了九种动物于一身:头如骆驼、角如麋鹿、耳如犀牛、脖如蟒蛇、肚如蜃虫、磷如锦鲤、爪如雄鹰、掌如猛虎,如此神奇的一种异兽,注定非凡。
有人说它演化于蛇,也有人称它是恐龙的演变,但有很多学者认为古时候“龙”应是一种大型鳄鱼(蛟鳄),这种鳄鱼对自然界的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当雷雨来临之前,它们会发出低沉的吼叫声。
因而,古人认为它是一种可以呼风唤雨的神兽,加上从未见过如此庞大且具有危险性的动物,便对它产生惧怕的同时,崇拜也随之而来。
这种崇拜,在封建王朝统治的社会中更为普遍,人们对龙的精神需求增加,龙的种类(形象)也多了起来。如囚牛、狴犴、赑屃、螭吻、睚眦等,所谓是“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随着时间流逝,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龙的形象慢慢演化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模样,关于它的描述和刻画也更加详实、具体,是华夏文明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
只是,关于龙是否真的存在(过),有时候仍是感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