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风靡钟表市场的高级工艺,为什么现在却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制表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工艺,有的因为具有不可代替的实用性能被流传了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比如擒纵系统、避震器。

还有一些虽然失去原有的实用性,但是因为有着出色的观赏性也被沿用下来,比如黄金套筒、蓝钢螺丝等等。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有些工艺在实用性上还有几成功力,在观赏性的也不弱,可就因为某种因素而推出了历史的舞台。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也想到了,编辑今天带来的话题就是关于这些已经消失的高级工艺。我们开看看,它到底因为市面原因而消失了。

自动上链技术的核心

许多人都知道劳力士是靠着自动上链技术起家,但是却很少人知道自动上链技术其实不是劳力士发明的。早在18世纪末期,一个叫博莱特的制表大师就已经将这项技术用在了怀表上,后来经过宝玑大师的改良才成为了现在自动上链系统的基本雏形。在这项里程碑式的技术中,主要就是改变了上链组件的构造,严谨一点来说就是在原来发条联动装置上装了一个自动陀。

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这个自动陀是使用了偏心重力的原理,利用手腕甩动的惯性和重力将这个摆陀旋转起来。为了提高这种自动陀的上链效率,现代一般都会在这个部件上使用高质量的金属,比如钨。有些一个高端的表款甚至会在自动陀上使用K金等贵金属材质。

陀中的贵族

只要有一种技术诞生,那么这项技术必定会衍生出分支,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项制表技术。而自动陀发展至今,也顺利的分出了外轨陀、偏心陀、半月陀,以及被称为“自动陀中贵族”的珍珠陀。珍珠陀的正式名称是mini-rotor,早在上世纪4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在自动上链技术运用的腕表上的时候,虽然大家享受到了方便,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铺面而来,那就是自动机械表都太厚了。

因为自动机芯比手动机芯多了一组上链系统,所有厚度也会随之增加,在安装在整表上之后尺寸就显得比传统的手动机械表大了很多。后来一名制表时标将这种厚重的半月陀缩小,移到了夹板的偏心一侧,在外观上与贝壳中的珍珠翡翠相似。为了保证上链效率,有的制表师还在摆陀上大量使用了红金、黄金、白金、铂金等贵金属材质。

珍珠陀的实际作用

在珍珠陀没有出现之前,当时主要使用的机芯分为两种:一是齿轮滚动、擒纵作业的主机芯组件;二是在中央摆轮上装上自动陀上链组件(自动导轮、自动上链轮)。但是这两种机芯都有着很明显的缺点,前者上链效率虽然高,但是麻烦;后者上链方便,但是外形厚重,加上是摆轮尺寸太大严重的影响了机芯的观赏性。

直至珍珠陀的出现,这些问题全部都得到了改善。这种偏心式摆脱设计没有像半月摆轮那杨挡住机芯夹板,同时厚度也变成了与传统的手动机芯一样。因为是贵金属的材质,所以这种设计的惯性上弦效率非常高,并一度成为高级的象征。

珍珠陀的没落

在珍珠陀诞生的近百年历史中,虽然一直拥有非常高端的地位,但是因为造价昂贵,上链的能力远不如同等级的其他上链组件,于是产量开始逐年减少。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三个:1这种高级技术只有顶级的腕表品牌才有,但高级品牌的腕表产量本身也很低。

2.造价过于昂贵,性价比远远不如其他种类的摆陀。3.大尺寸腕表重新迎回潮流,大尺寸厚重机芯占据了大量的市场资源。但也因为这些原因,即使珍珠陀还没有停产,这种技术工艺也成为了小众典藏品。

总得来说,珍珠陀是和芝麻连、擒纵系统、陀飞轮等工艺是一样的等级,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风采,但依旧在发挥余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