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网」
8月16日,寻访“生命之花”——科学家带你领略云南生物多样性之美恐龙谷站的活动到了第三天,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是考察世界恐龙谷的恐龙时空乐园,下午则是跟随禄丰博物馆馆长王涛和地质专家费宣进行野外探访。
恐龙脚印馆——董氏恐龙脚印
第一站是恐龙脚印馆——董氏恐龙脚印。这是一间浅黄的小屋,小屋前留下的恐龙脚印馆文字讲解写到,该恐龙脚印化石发现于年,经专家鉴定属于一个兽脚类恐龙新属种留下的脚印化石,定名为董氏恐龙脚印。脚印化石最大长度达40厘米。该恐龙脚印为禄丰地区兽脚类恐龙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证据,也为将来寻找这类恐龙化石提供了线索。
短暂停留后,来到了“陨石坑”北部最高点。王涛讲解禄丰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在侏罗纪早期地层。侏罗纪中期地层有阿纳川街龙。侏罗纪中晚期地层,可能是浅海,目前还没有找到恐龙化石,但发现了恐龙脚印化石,还发现了鳄鱼、乌龟、贝壳类等化石。“随着时间推移,或越来越多人参与探索研究后,或许在侏罗纪中晚期地层能发现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王涛说。
恐龙脚印化石
远观完恐龙生活的地层,来到滑石板村。“看这个在野外的恐龙脚印化石,我们还需要步行-米。”跟紧王涛,一路前行。
王涛介绍恐龙脚印化石的情况
“这片恐龙脚印化石是当地村民发现的,这边有7个连续的脚印,每个脚印间距离约1.5米,推测这是一只肉食恐龙,身长7米左右,体重约-公斤。周围我们还发现了其他种类的恐龙脚印化石。因此,我们推测这里在恐龙生活的时代,应该是一个湖泊的边缘,周边植物繁盛,很多种恐龙走过这里,在这里饮水、进食。”王涛详细介绍着恐龙脚印化石的情况。他希望,考察之后大家可以共同努力,一起保护恐龙化石、恐龙脚印化石。
继续前行来到了中山水库,这里有一个被破坏的一个地质剖面,地层属于滇中地区中生代侏罗系红色砂岩沉积。这里有很多疑似恐龙化石的石头。刚好王涛在场,他进行了判断。
“这一块看起来的确很像化石,疑似恐龙化石椎体,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没有骨纹,所以这就是一块砂岩,造型疑似化石是因为被侵蚀了。”
找到的化石
云南网记者姚程程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