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虾恐龙便便化石来中关村这家书店

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04/4322074.html

数千万甚至上亿年前的生物想要“穿越”至今天,唯一的途径就是成为化石。如何完美躲过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摆脱地质历史上的演化,度近乎完美地保存下身体?那就是幸运地躲进一滴不经意落下的树脂中,搭“时光胶囊”琥珀来到现在的世界。

植物、昆虫,偶尔也有鸟类、两栖类动物以这种方式穿越过。然而,前不久,一只小虾的“闯入”,让奇妙的琥珀世界再添新成员。中国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一枚距今约万年的“琥珀虾”,它是全世界首次发现的真虾类琥珀,也是世界上现存报道的唯一一枚纯水生生物琥珀化石。

如今,这枚虾琥珀有了新家——位于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的石探记博物科学馆,这是国内首家坐落于书店的自然博物馆。

走进石探记博物科学馆,不论爱好科学的老者,还是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即刻化身为地球壮阔生命史诗的见证者,在半小时内一览地球五亿多年的生命变迁历程。

首个大型书店里的博物科学馆

中关村图书大厦四层,一个近三十平方米的空间。简洁明亮的布局里,几十种活泼可爱的活体蜥蜴、蛙类和昆虫,几千号来自东南亚、非洲、亚马逊雨林和中国各地的奇异艳丽的甲虫、蝴蝶和竹节虫标本,上百件从5亿年前的寒武纪到我们现在生活的第四纪、横跨地球整个生命史的远古生物化石,在无声地述说着进化的故事……

这里,便是虾琥珀的新家。沿着博物馆的“时空隧道”前行,会发现“小虾”的许多“邻居”都是稀世珍品:年中国科学家在缅甸发现的一枚恐龙羽毛琥珀、年中国科学家发现的来自一亿年前的包裹着“独角蚁”的琥珀、尚在研究中的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蜥蜴琥珀和最大水生螺类琥珀,甚至还有中国科学家从马达加斯加带回的珍贵的恐龙“粑粑”化石……

这个能让生物学爱好者和普通观众都大开眼界的博物馆,是一个名叫“石探记”的科学家团队策划筹建的。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睿、刘晔等创建了这个以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为核心的团队,石探记科学家团队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几十位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组成。

为了科学研究,石探记科学家团队现在拥有国内最大的虫珀研究库,收藏虫珀标本上万件。目前,馆内已存放了从寒武纪化石到现生昆虫的上千件标本。

“我们不想将这些科研标本和成果束之高阁,而是希望公众与这些科学珍宝尽可能地‘零距离’接触。”石探记科学家团队总负责人陈睿介绍说,过去三年,他们走进学校举办科学嘉年华,走进大型社区或博物馆做过公益讲座,走进商场策划全国虫珀巡展,这一次与大型书店合作,对石探记而言是一次完美的提升,把科研人员在一次次充满传奇经历的科考中收集的昆虫标本、无脊椎动物标本、珍稀化石和琥珀永久地安顿下来,随时面向公众展示。从本月起,石探记博物科学馆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科普公益活动,希望专业“硬核”的科学走进市民的生活。

发现虾琥珀“像中彩票一样”

馆里的“大明星”虾琥珀被单独放置在一个玻璃展柜中,在灯光的照射下,黄褐色的琥珀显得晶莹剔透,透过放大镜,一只小虾跃然其上,长长的“前臂”清晰可见。

琥珀的发现者陈睿如今回忆起发现这枚琥珀的情景,十分激动。“去年夏天,我带着团队,收集了很多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琥珀的原石进行打磨。打磨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心形的、‘海洋之心’一样的琥珀,觉得造型尤为好看,便更加用心地打磨。”然而,在对这枚琥珀进行了抛光打磨后,他们发现这枚琥珀比较透彻,以为没什么生物,随即一阵失落。正在低头惋惜之时,陈睿突然间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在琥珀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物种。“那个时候感觉像中彩票一样的,揉揉眼睛再仔细一看,这是一枚小虾。”

3年多的时间,陈睿带着团队打磨研究了10万枚以上的虫类琥珀,而此前,在世界范围内的琥珀里都没有出现过真虾类的化石。陈睿介绍说,这枚琥珀来自墨西哥,琥珀中的小虾在早中新世时期分布在墨西哥的红树林河口,所以他们为之命名为“河口长臂虾”。

琥珀是远古时期的树脂滴落包裹住生物而形成的,水生生物是如何“游进”树上的树脂里的?根据推算,水生生物进入树上的树脂内的概率为几亿分之一,比任何一种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还低,而这只小虾就是那个“天选之子”。陈睿团队推测,这只虾是因为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才被包裹在琥珀里面。“一种可能是,当时的环境是一个红树林的环境,红树林有溪流,恰巧把小虾冲到岸上去,一个琥珀滴落下来,包裹住这只小虾。或者说,当年小虾受到了惊吓,一跃而起,正好一个树脂滴落下来,将它‘封存’。”陈睿说。

前不久,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南开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联合在《科学报道》上讲述了这只诞生于多万年前的“琥珀虾”的故事。这枚琥珀不仅是人类第一次以3D形式看到远古时期的虾,也为生物的衍化提供了重要证据。陈睿介绍说:“这只虾是属于长臂虾类,一亿年前是生活在海洋里面的,而现在这个类群生活在淡水里面。这枚琥珀标本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同时包含了一只虾、一片残叶和一只甲虫幼虫,刚好是在红树林,一个淡水和海水交界的环境中。也就是说,我们发现的是这个类群的过渡类群,从海水到淡水的一个过渡。这个类群对我们很多生物从海水到淡水的衍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证据。”

化石再现恐龙“便便”和羽毛

“孩子们最感兴趣、觉得最好玩的,就是这个东西。”玻璃展柜里,几个外型别致、色泽亮丽的菊石化石之间,稍不留神,就会错过一块黑黑小小、造型曲折的长条状化石,石探记博物科学馆馆长刘晔指着这块不起眼的小石头,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从马达加斯加带回来的,比恐龙骨骼化石还要稀有的恐龙粪便化石。因为软体类的东西形成化石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所以恐龙粪便化保存的条件比较特殊,依赖于它原有的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存放地点和埋藏方式等,它可能是一个‘便秘’的恐龙在干燥的沙漠排出的,这样的保存环境有利于脱水。”

刘晔进一步解释,当我们想利用化石来勾勒出它们的习性时,恐龙粪化石确实是一种相当有用的原材料。通过对化石成分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可以推测恐龙的食性——若提取出了骨头碎片,则是食肉恐龙,若发现了植物的一些碳化纤维的痕迹,则是食草恐龙。同时,肉食恐龙的粪化石比那些食草恐龙的更可能被保存下来,因为其中高含量的矿物质由恐龙所捕食的动物的骨质原料提供。“另外,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这个化石来了解恐龙的肠道结构。”

另一个展柜里,展示着珍贵的恐龙羽毛琥珀。“在白垩纪时期,恐龙是优势类群,所以恐龙羽毛能够‘穿越’过来,呈现在缅甸琥珀里。”刘晔介绍说,“这类琥珀刷新了人类的认知,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概念,现在复原出来的恐龙图像,很多都不再是原来那种光溜溜的形象,而是毛茸茸的。”

世界最大蜥蜴琥珀待解密

琥珀有“三宝”,蜥蜴、青蛙和蝎子。作为“三宝”之一,蜥蜴在琥珀化石当中身价最高。因为蜥蜴身体强壮、行动能力强,很难被树脂粘住。据统计,身体完整度超过80%的蜥蜴琥珀全世界报道过的还不到20件。

“每出现一只蜥蜴琥珀,都会在琥珀界造成不小的轰动,蜥蜴琥珀已经成为每个琥珀收藏家梦寐以求的顶级藏品。”在石探记博物科学馆里,就有一枚“镇馆之宝”,它的重量达到了克,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上珀体最大的蜥蜴琥珀。

这是一枚产自缅甸的巨型琥珀,来自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由于天然杂质的干扰,找到“冻龄”在琥珀表面的小蜥蜴,需要费不少功夫,“我们暂时无法看清蜥蜴的身体细节,判断分类学地位。由于这块琥珀体积非常大,里面可能包含了更多未知的生物,我们不舍得将它切分开,而是运用新的仪器——显微CT进行扫描,一点一点揭开这枚琥珀里的世界,这条蜥蜴在科学上的身份需要留待研究,方能揭示。”刘晔说。

同蜥蜴琥珀一样,展馆里还有不少琥珀、化石和现生物种尚待科学家们进行研究。

“我们培养的一些孩子在初中就能发表国际科学论文。”陈睿说,团队成立3年以来,已有上万名从幼儿园大班到高中的学生接触过石探记科学家团队自主研发的科学课程,从兴趣培养到成体系的学习,每一节科学课程,包含了如动物学、昆虫学、生物地理学、生态学、统计学、化学、物理和英语等综合学科相关知识。

除此之外,他们还按照科研训练的方法,培养孩子们文献搜索、论文撰写的能力。

“团队里的科学家会带孩子们到大自然进行体验式科考,比如走进亚马逊丛林、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婆罗洲雨林等,孩子们和我们一起探索自然,发现动植物,学习科学知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科学思维,提高综合能力。馆里的这些活体动物和自然标本也是我们作为科学教育的极好素材,我们鼓励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触摸、从而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激发兴趣,为培养未来科学家储备力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