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古生物博物馆

一.博物馆位置、博物馆建馆及发展史简介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深圳仙湖植物园内,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局筹建,于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是以收藏、研究、展示古动物、植物化石标本为主的专题性、科普性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1万余件,年5月被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为“科普教育基地”。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二.主要的化石藏品及其科研意义

全馆共分为木化石展区,动物化石展区,植物化石展区三部分。

木化石展区占地多平方米,收集了来自新疆、内蒙、辽宁等地以及美国、印尼、南非和马达加斯加的硅化木近余株。其中有1亿7千万年至5千万年前的松柏类植物化石,也有万年至万年前的被子植物化石。展区造型宏伟、气势磅礴,成为国内著名的地质学、古生物学教育基地。

动物化石展区展示了大量的热河动物群、澄江动物群和凯里动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有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澄江动物群,包括大量的海绵动物、腔肠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等化石。我馆的镇馆之宝——五尖张和兽化石,揭开了哺乳动物早期演化路线的谜底,填补了卵生动物向胎生动物进化中间环节的空白。描述这件化石的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自然》和《科学》杂志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另外,深圳边防检查站缉私的枚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新疆恐龙化石、辽宁北票发现的鸟化石和长达20米的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也非常吸引人。

植物化石展区展出的是古植物化石,包括藻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化石。其中,有银杏化石、水杉化石、苏铁化石及桫椤化石,有被誉为“中华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化石。向观众展现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植物生态环境。

三.科研、科普及对外交流等活动介绍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始终坚持以科研带动科普的办馆方针,密切注意学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积极主动的与国内外同行建立联系,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进行相关专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博物馆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贵州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开展古生物科学研究。在《古生物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微体古生物学报》、《地质学报》英文版、《地质评论》、《地质通报》、《世界地质》、《中国文化报》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

深圳古生物博物馆在进行标本收藏、研究的同时,还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古生物博物馆是展示古生物学知识的窗口,为使这些记载着生命迹象的冰冷化石能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生物,了解地球的过去,激发青少年的兴趣,我们采取了化石结合故事的办法,先后举办了“博物馆奇妙夜”、走进博物馆”等展览及义工讲解、古生物学知识有奖问答等系列活动。博物馆亦曾联名深圳益田假日广场举办了“恐龙归来”科普活动、并与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栏目、深圳电视台少儿栏目《超萌通道》、地理频道合作,与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等媒体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博物馆曾获得的奖牌、证书有:

1.国家三级博物馆

2.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

3.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

4.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

5.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6.年荣获“中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十大进展奖”

7.中国古生物学会颁发的《我身边的化石》最佳组织奖

8.中国古生物学会授牌“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731.html